• chóu
  • móu
  • sā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óu móu sāng dù

成语解释:绸缪:紧密缠缚;土:同“杜”,树根。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

成语出处:《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作准备

繁体字形:綢繆桑土

英文翻译:Prepare for mulberry soil

绸缪桑土的意思

绸:丝织物的一种。用蚕丝或化学纤维织成的平纹织物或平纹作地的提花织物。质地细密。如塔夫绸、双宫绸等。

缪:[miù]1.〔纰缪〕错误。2.〔缪巧〕计谋,机智,如“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3.(繆)[móu]〔绸缪〕同“”。[liáo]古同“”,缭绕。[miào]姓。[mù]古同“”,恭敬。

桑:1.桑树,落叶乔木,树皮有浅裂,叶子卵形,花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穗可以吃,嫩枝、根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2.(Sāng)姓。

土:1.土壤;泥土:黄土。黏土。土山。土坡。土堆。2.土地:国土。领土。3.本地的;地方性的:土产。土话。这个字眼太土,外地人不好懂。4.民间的;民间沿用的;非现代化的(区别于“洋”):土法。土专家。土洋并举。5.不合潮流;不开通:土里土气。土头土脑。6.未熬制的鸦片:烟土。7.姓。

成语评论

哎哟,说到“绸缪桑土”这个成语,你可能有点懵对吧?别慌,咱们先拆开看——它最早出自《诗经》,原意是说修缮房屋、备好桑土(桑树和泥土),比喻提前做准备。说白了,就是“未雨绸缪”的升级版,只不过更接地气,你懂的!

比如,你最近要搬家,提前一个月就开始打包杂物、联系搬家公司,甚至给新家买好防潮垫。这时候朋友夸你“真是绸缪桑土啊”,意思就是你考虑得够长远,连细节都不放过!不过问题来了:为啥古人要用“桑土”这种具体的东西来比喻准备呢? 嘿,其实桑树在古代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养蚕织布全靠它,所以提前备好桑土,就等于保障了未来的生计,和现代人存钱买保险的逻辑差不多嘛!

再举个现实例子。老王开餐馆,疫情还没来就搞了外卖小程序,结果封控时生意反而更火了。你说这是不是典型的“绸缪桑土”?但问题又来了:提前准备会不会反而浪费资源? 个人觉得啊,关键得看“绸缪”的方向对不对。就像老王瞄准的是餐饮趋势,而不是囤100箱冷冻包子,这种准备才是真聪明!

再看学生党备考,有人考前三天才通宵复习,有人半年前就开始整理错题本。用这个成语形容后者,是不是特别贴切?不过话说回来,绸缪桑土和焦虑型内卷有啥区别? 我的观点是:区别在于心态。真正的绸缪是带着目标感稳步推进,而内卷往往是被动跟风。比如你为了兴趣学编程是绸缪,但盲目考10个证书可能就是内卷了。

总之啊,绸缪桑土这事儿,放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社会特别管用。但别把自己逼太紧,像那句老话说的——“准备要趁早,但步子别乱跑”。你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