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éi
  • dèng
  • y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ǐ méi dèng yǎn

成语解释:形容呆滞,表情冷漠。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0回:“偏偏那日人来的多,里头的人都死眉瞪眼的。凤姐只得在那里照料了一会子。”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死眉瞪眼

英文翻译:a wooden expression that infuriates

死眉瞪眼的意思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眉:1.眉毛:浓眉。眉开眼笑。2.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书眉。眉批。3.姓。

瞪:1.用力睁大(眼):他把眼睛都瞪圆了。2.睁大眼睛注视,表示不满意:老秦瞪了她一眼,嫌她多嘴。

眼: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成语评论

死眉瞪眼”到底是个什么画面?想象一下:你正兴致勃勃讲着周末计划,对面的朋友却面无表情、眼神发直,像被按了暂停键——这就是典型的“死眉瞪眼”。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发呆走神的状态,但背后可能有你看不见的故事。

为什么有人会出现这种状态?上周在咖啡馆亲眼目睹:穿格子衫的程序员小哥盯着电脑三分钟没眨眼,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像蚂蚁列队。这或许就是现代版“死眉瞪眼”——当大脑超负荷运转时,身体自动进入节能模式。这种状态无关礼貌与否,更像是思维进入深水区的信号灯。

如何区分认真思考与心不在焉?观察微表情很重要。同事小张开会时常常目光涣散,但手指会无意识敲打桌面。后来发现这是他构思方案的独特方式——看似“死眉瞪眼”,实则脑内剧场正在上演头脑风暴。这提醒我们:不要轻易给别人的状态贴标签,有些深度思考恰恰需要表面的静止。

文学作品中的“死眉瞪眼”别有深意。《红楼梦》里宝玉初见黛玉时“看呆了”,曹雪芹用这个神态暗示命运的羁绊。可见同样的表情,在不同语境下能传递完全不同的信息量。就像蒙娜丽莎的微笑,留白的表情往往藏着更多解读空间。

现代人或许更需要“智能版发呆”。在信息轰炸的今天,偶尔允许自己进入“死眉瞪眼”状态,就像给手机开飞行模式充电。但要注意场合选择——重要会议时突然神游,可能就真成了别人眼中的“死鱼眼”了。把握发呆的时机和时长,让这种状态成为高效生活的缓冲带。

下次看到有人“死眉瞪眼”,不妨多点理解。也许他正在攻克难题,也许在消化情绪,又或者只是需要片刻放空。就像海面下的冰山,表面的静止往往掩盖着底层的暗涌。给彼此留些精神漫游的空间,或许能发现更多思维碰撞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