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éi
  • dèng
  • y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ì méi dèng yǎn

成语解释:倒竖双眉,圆瞪二目。形容暴怒的样子

成语出处: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1章:“她退了两步,立眉瞪眼地用手枪朝哈叭狗一点:‘你别动!’”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大怒

繁体字形:立眉瞪眼

英文翻译:Frown and stare

立眉瞪眼的意思

立:1.站1:立正。肃立。坐立不安。2.使竖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立竿见影。把梯子立起来。3.直立的:立柜。立轴。立领。4.建立;树立:立功。立志。5.制定;订立:立法。立约。立个字据。6.指君主即位。7.指确定继承地位;确立:立嗣。立皇太子。8.存在;生存:自立。独立。9.立刻:立奏奇效。立候回音。10.姓。

眉:1.眉毛:浓眉。眉开眼笑。2.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书眉。眉批。3.姓。

瞪:1.用力睁大(眼):他把眼睛都瞪圆了。2.睁大眼睛注视,表示不满意:老秦瞪了她一眼,嫌她多嘴。

眼: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成语评论

立眉瞪眼”这个成语到底用来形容什么场景?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吧。比如,办公室里的小王刚修改完方案,却被同事误删了文件。他瞬间立眉瞪眼,声音也高了八度:“这都第三次了!能不能仔细点?”这时,整个办公室鸦雀无声。你看,成语里的动作表情,活灵活现地表达了“又急又气”的状态。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单纯“生气”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肢体语言的强化。立眉是眉毛竖起的生理反应,瞪眼则让目光像刀子一样锐利。这种组合自带“警告信号”,比普通生气更有威慑力。就像家里小孩偷吃糖果被妈妈当场抓住时,母亲不需要说话,一个瞪眼动作就能让孩子缩回手。

不过要注意使用场合。上周社区广场舞大妈们抢地盘吵架,张阿姨叉着腰立眉瞪眼,结果被拍成短视频传播。评论区有人调侃:“这气势能震退广场鸽。”可见过度使用反而可能消解严肃性。现代沟通讲究高效表达,与其用夸张表情,不如直接说:“我现在很生气,需要冷静五分钟。”

有个有趣现象:00后职场新人更倾向用表情包代替立眉瞪眼。当甲方反复改需求时,他们可能会发个[裂开]的卡通表情,既传达情绪又保持幽默感。这种代际差异说明,语言表达方式始终在随社会环境进化。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准确传递情绪的核心需求始终存在。

最后留个思考题:如果《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不用立眉瞪眼,改用礼貌用语和妖怪讲道理,故事会不会更有趣?当然这只是玩笑,但确实提醒我们:表情管理是门学问。愤怒时稍微控制面部肌肉,或许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冲突。

立眉瞪眼的造句

  1. 造句 这尘色立眉瞪眼,面目凶悍,身披甲胄,手持齐眉棍棒,好不威猛。
  2. 造句 那瘦小枯甘者立眉瞪眼急了,言道:“我一天一天的盼啊!一天一天的盼啊!好容易盼到收猪的日子啦!您却不收!您这不是坑我吗!”。
  3. 造句 李艳也不甘示弱的立眉瞪眼冲赵军喊,“嫁给你我都够倒霉了,天天伺候完老的伺候小的,把你弄得跟个人儿似的,把孩子拉扯这么大,你还有没有良心啊你!”。
  4. 造句 领头的那个士兵,立眉瞪眼,不怒自威,道;“枭奎不可胡言乱语,公主再三吩咐,要有里有貌,他救了公主一命,就是我们的恩人,那有你这样对待恩人的。
  5. 造句 旁边,一直蹲在阴影中的龙山獒被触动,呼地一下站起来,立眉瞪眼、呲牙咧嘴,没发现敌对状况才又退入黑暗之中。
  6. 造句 在远处站着一名二十多岁的女子,正一脸怒气冲冲的样子,对着苏城立眉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