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ān jiàn qià wén
成语解释:殚:尽,完全;洽:广博。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成语出处:汉 班固《西都赋》:“元元本本,殚见洽闻,启发篇章,校理秘文。”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见多识广
繁体字形:殫見洽聞
英文翻译:extensive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殚:尽;竭尽:殚心。殚力。殚思极虑(用尽心思)。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现”,出现,显露。2.古同“现”,现存。
洽:1.和睦;相互协调一致:融洽。意见不洽。2.商量;接洽:洽借。洽妥。面洽。3.广博;周遍:博识洽闻。
闻:1.听见:听而不闻。耳闻不如目见。2.听见的事情;消息:见闻。新闻。奇闻。3.有名望的:闻人。4.名声:令闻。秽闻。5.用鼻子嗅: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6.姓。
“殚见洽闻”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的意思其实很接地气——形容一个人见多识广、知识渊博。比如同事小张在会议上总能提到最新的行业趋势,从科技到文化都能侃侃而谈,大家都说他是个“殚见洽闻”的万事通。
有人可能会问:“殚见洽闻和博学多才有什么区别?”简单来说,前者更强调“见闻的广度”,比如一个常年旅行的人能聊各地风土人情;后者更侧重“知识的深度”,比如专攻量子物理的科学家。两者都厉害,但方向不同。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邻居王阿姨退休后参加老年大学,学书法、练瑜伽,还研究起短视频剪辑。上周她居然用数据分析工具对比了不同平台的流量规律,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状态,不正是“殚见洽闻”的生动写照吗?
有趣的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要做到“殚见洽闻”反而需要智慧筛选。就像我们刷手机时,面对海量信息,学会辨别真伪、串联逻辑,比单纯记忆更重要。这也让我想到:真正的见识广博,或许不在于记住多少知识点,而在于建立知识间的联结能力。
最后分享个小观察:那些被认为“殚见洽闻”的人,往往有个共同点——对世界保持开放心态。他们可能每天花20分钟读不同领域的文章,或者主动和不同背景的人交流。这种持续的好奇心,或许比天赋更能拓宽认知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