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áo bù liú qíng
成语解释:指人丝毫不给别人留情面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6回:“恼的是这个狗官不知听了谁的唆使,毫不留情。”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不讲情面
繁体字形:毫不畱情
英文翻译:Merciless
毫:1.细长而尖的毛:狼毫笔。羊毫笔。2.指毛笔:挥毫。3.秤或戥子上用手提的绳:头毫。二毫。4.一点儿(只用于否定式):毫不足怪。毫无头绪。5.(某些计量单位的)千分之一:毫米。毫升。毫克。6.计量单位名称。a)长度,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b)质量或重量,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7.货币单位,即角。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留:1.停止在某一个处所或地位上不动;不离去:留校。留任。他留在农村工作了。2.留学:留洋。留英。3.使留;不使离去:挽留。拘留。留客人吃饭。4.注意力放在某方面:留心。留神。5.保留:自留地。留底稿。留胡子。鸡犬不留。6.接受;收下:礼物先留下来。书店送来的碑帖我留了三本。7.遗留:旅客留言簿。祖先留给了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8.姓。
情:1.感情:热情。有情。无情。温情。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发情期。5.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毫不留情”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才贴切?举个例子:某公司为了优化团队,裁掉了连续三年业绩垫底的部门,管理层面对质疑时直言:“市场竞争如战场,容不得半点心软。”这时候用“毫不留情”形容决策的果断,再合适不过。有人可能会问:这样做会不会太冷酷?其实背后逻辑很简单——资源有限时,果断取舍才能保住整体生命力。
历史故事里也有典型范例。明朝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改革时,顶着权贵压力清丈土地,面对反对者直接削去官职。这种“毫不留情”真的有必要吗?关键在于他打破了既得利益者的垄断,让赋税制度重归公平。就像修剪果树,狠心砍掉枯枝才能让新芽生长。
生活中其实处处可见类似智慧。家长教育孩子时,坚持要求完成作业才能玩游戏,表面看似不近人情,实则培养责任意识。有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在学生时代被严格要求的,往往成年后更懂得自律。这就像园丁修剪盆栽,暂时的“无情”反而成就了未来的形状。
个人认为,“毫不留情”本质上是对事不对人的理性判断。去年亲眼见过创业朋友关停经营五年的门店,他红着眼眶说:“再拖下去团队都要被拖垮。”这种选择看似残忍,实则包含着更深的责任感。就像外科医生切除病灶,当下的痛楚是为了长久的健康。
值得思考的是:这种处事方式是否适用于所有场景?邻居王阿姨总抱怨物业修剪小区树木太“狠”,但第二年春天,被修剪过的梧桐反而长得格外茂盛。这或许说明,某些领域的“无情”恰恰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关键要分清何时该果断,何时需留有余地,这大概就是中国人说的“分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