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iàn jiǎ bù liú
成语解释:甲:铠甲;古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的用来防身护体的战衣。连一片铠甲也没留下。形容全军被消灭。
成语出处: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23回:“为足的在此扎营,意欲等候番兵来,杀他一个片甲不留。”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补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片甲不畱
英文翻译:be completely routed
片:[piàn]1.平而薄的物体:卡片。名片。2.切削成薄的形状:片肉片。3.少,零星:片段(整体当中的一段)。片刻。片面。片甲不存。4.指较大地区内划分的较小地区:分片儿开会。5.〔片假名〕日本文所用的楷书字母。6.量词,指面积、范围、景象、心意等或成片的东西:两片药。一片新气象。[piān]义同(一),用于“相片儿”、“电影片儿”等。
甲:1.天干的第一位。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一。2.第一;居第一位:甲级。桂林山水甲天下。3.动物身上有保护功用的硬壳:甲壳。指甲。4.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甲。装甲车。5.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若干户为一甲,若干甲为一保。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留:1.停止在某一个处所或地位上不动;不离去:留校。留任。他留在农村工作了。2.留学:留洋。留英。3.使留;不使离去:挽留。拘留。留客人吃饭。4.注意力放在某方面:留心。留神。5.保留:自留地。留底稿。留胡子。鸡犬不留。6.接受;收下:礼物先留下来。书店送来的碑帖我留了三本。7.遗留:旅客留言簿。祖先留给了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8.姓。
“片甲不留”这个成语听起来杀气腾腾,到底该怎么用?举个例子:古代将军带兵突袭敌营,火光冲天中大吼“今日必杀得敌军片甲不留!”,短短几个字既传递出必胜的决心,也暗示着战况的惨烈。这种表达方式,比直接说“全部消灭”更有画面冲击力。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用得上这么血腥的成语吗?其实在商业竞争中常见类似用法。某科技公司CEO在内部会议上说:“新产品上线后,要让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片甲不留。”这里的“片甲不留”已转化为市场占有率的碾压式胜利,透着现代商战的硝烟味。
这个成语是否只能用于负面场景?未必。环保工作者这样说过:“我们要让这片海域的塑料污染片甲不留。”此时成语承载着积极的治理决心。语言就像调色盘,关键看使用者如何调配——既能描绘战场残酷,也能刻画环保热忱。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程度强烈的成语就像辣椒粉,用多了会呛人。去年某网红带货时说“要让劣质化妆品片甲不留”,结果被质疑搞行业对立。这提醒我们:语言暴力可能披着成语的外衣,使用时要注意分寸。
从语言演变角度看,“片甲不留”正在突破传统语境。电竞解说员常喊:“这波团战打得漂亮!对方英雄片甲不留!”年轻观众反而觉得带劲。当古老成语撞上新兴文化,反而焕发出意想不到的生机。
真正用好这类成语,关键在把握“彻底性”与“破坏性”的平衡。就像厨师掌握火候,大火爆炒固然痛快,但也要考虑食材特性。当我们说要让贫困“片甲不留”时,既需要雷霆手段,更离不开春风化雨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