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uàng
  • sh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ì zhuàng hé shān

成语解释:同“气壮山河”。

成语出处:唐·张说《序》:“族高辰象,气壮河山,神作铜钩,天开金印。”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气概

繁体字形:氣壯河山

英文翻译:Magnificent rivers and mountains

气壮河山的意思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壮:1.强壮:健壮。身体壮。年轻力壮。2.雄壮;大:壮观。壮志。理直气壮。3.加强;使壮大:以壮声势。壮壮胆子。4.中医艾灸,一灼叫一壮。5.姓。6.壮族。原作僮。

河:1.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江河。河流。内河。运河。护城河。一条河。2.指银河系:河外星系。3.(Hé)特指黄河:河西。河套。4.姓。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成语评论

气壮河山”这个成语,听起来就让人联想到一种磅礴的气势。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豪迈气概,仿佛连山河都被感染,显得更加壮丽。比如,当我们看到一支军队奋勇冲锋时,可以说:“战士们冲锋的呐喊声气壮河山,连远处的山峰都仿佛在回应。”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战争场景吗?当然不是。比如描述一位科学家毕生钻研的坚持,可以说:“他数十年如一日攻克技术难关的毅力,堪称气壮河山。”这里强调的是精神力量对现实的震撼,而非直接的武力。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其实暗含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试想站在黄河壶口瀑布前,奔腾的激流撞击岩石发出轰鸣,此时若感叹“这景象真是气壮河山”,既是在赞美自然伟力,也是在借自然烘托人类内心的激荡。这种双重意象,正是中文成语的精妙之处。

不过要注意使用场景。有位朋友曾在描述小区绿化工程时用了这个成语,结果显得用力过猛。个人认为,它更适合用在具有历史感、集体记忆或宏大叙事的语境中。比如回顾航天工程时可以说:“火箭升空的那一刹那,尾焰划破长空的气势,真可谓气壮河山。”

现代生活中,这个成语其实有新的演绎空间。比如在科技创新领域,团队攻克量子计算难题的过程,用“气壮河山”来形容既保留传统韵味,又赋予时代特征。关键是要抓住“用气势改变认知”这个内核——不是单纯的大声或强力,而是某种突破常规的能量迸发。

最后要提醒的是,语言像活水般流动。当我们使用这类成语时,既要理解其历史渊源,也要敢于在合适场景中创造新意。就像古人不会想到今天的火箭发射,但那份震撼心灵的共鸣,依然能通过语言跨越时空产生联结。

气壮河山的造句

  1. 造句 气壮河山: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同“气壮山河”。
  2. 造句 前无古人,气壮河山……劫后凤凰,火中再生。
  3. 造句 ”于谦诗词,如今读起来,依旧气壮河山,英雄豪迈。
  4. 造句 罗霸道今天格外高兴,气壮河山的道:“早晚有一天,咱们打到东瀛去,活捉苍井空!”。
  5. 造句 叶云一个翻身从地面弹起,对天长啸,气壮河山。
  6. 造句 取束刍,取缕麻,定斩徇军律,保民保国,正气壮河山。
  7. 造句 大写着中国一幅气壮河山的精神写意。
  8. 造句 英雄儿女,再立宏愿,忠肝烈胆,气壮河山!银河后人,破浪向前,青出于蓝,更胜于蓝。
  9. 造句 幻月道长看错了,朕的侍卫练的是‘气壮河山功’,而不是什么混元气。
  10. 造句 苍浩霍然站起,气壮河山的道:“不管是谁把张总给削了,只要让我知道了,一定把他脑瓜子削放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