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ì yǔ bù fán

成语解释:气:气质;气宇:仪表。气质和风度不同一般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2回:“圣上见他有三旬以内年纪,气宇不凡,举止合宜。”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气势

繁体字形:氣宇不凡

英文翻译:Extraordinary air

气宇不凡的意思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宇:1.房檐,泛指房屋:屋宇。栋宇。2.上下四方,所有的空间;世界:宇宙。宇内。寰宇。3.地层系统分类单位的第一级,分为太古宇、元古宇和显生宇,宇以下为界。跟宇相应的地质年代分期叫做宙。4.风度;气质:眉宇。神宇。器宇。5.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凡:1.平凡:凡庸。自命不凡。2.宗教迷信和神话中称人世间:思凡。下凡。3.姓。4.凡是:凡年满十八岁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5.总共:不知凡几。全书凡二十卷。6.大概;要略:大凡。发凡。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4”。见〖工尺〗。

成语评论

气宇不凡”到底怎么用?这个词总让人联想到古装剧里的大侠或历史书中的帝王。比如:“新上任的总经理刚走进会议室,笔挺的西装衬得他气宇不凡,原本交头接耳的高管们突然安静下来。”这里的气宇不凡不仅指外貌,更透露出不怒自威的气场。

为什么说气宇不凡是内外兼修?看看这个例子:“校庆典礼上,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站在台上讲述量子物理时眼中有光,这份气宇不凡让后排玩手机的学生都放下了手机。”可见真正的气宇不凡不需要华丽包装,而是内在积淀的自然流露。

当代社会还需要气宇不凡吗?在地铁里见过这样的场景:农民工大哥给孕妇让座后,倚着扶手翻看《百年孤独》,油污的工装遮不住他专注的神情。这种突破身份框架的精神面貌,或许就是现代版的气宇不凡

有人质疑气宇不凡是否属于外貌歧视。其实这个词更侧重整体观感,就像小区里那位总穿着太极服晨练的退休教师,他指导孩子们写作业时的神采,比任何奢侈品牌的logo都耀眼。气宇不凡的核心,在于人格魅力超越物质表象。

观察发现,真正气宇不凡的人往往具备两个特征:面对强者不卑躬屈膝,遇见弱者不盛气凌人。这种平衡感就像古琴的弦,太松则无声,太紧则易断,唯有恰到好处才能奏出清音。或许这就是中华文化中“君子如玉”的现代诠释。

最后想说,气宇不凡不该是刻意模仿的姿态。就像山间青松不会羡慕牡丹的艳丽,它只管向着天空生长,那份挺拔自会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在这个追逐流量的时代,守住内心的从容或许就是最珍贵的气度。

气宇不凡的造句

  1. 造句 神州飞扬,壮丽山河,举杯共饮,歌声嘹亮,气宇不凡,欢声笑语,国富民强,欢蹦乱跳,欢欢喜喜。
  2. 造句 那时候的人看着都潇洒,气宇不凡.现在的知识份子.......
  3. 造句 不然就是北大学生气质太差,今天突然见个气宇不凡的不适应。
  4. 造句 五颗星的酒店,光看这两张就觉得气宇不凡。
  5. 造句 虽一身的书生气息,却也气宇不凡。
  6. 造句 太太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
  7. 造句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
  8. 造句 他果然气宇不凡,走起路来龙行虎步的.
  9. 造句 而另一人则是身躯如标枪一般,昂首阔步,气宇不凡,步伐之中透着一股自信的风采,一点也不比那个高大的男子逊色。
  10. 造句 贫僧看唐营里有两员小将英武威猛,气宇不凡;西凉哈密王恰有几个孙女天生丽质,桃羞杏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