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ěi luò bù fán
成语解释:心胸坦荡,不同凡响。
成语出处:《太平广记·杂录二·王琚》:“及与语,磊落不凡,问其姓,乃王琚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夸奖人
繁体字形:磊落不凡
英文翻译:A man of honor
磊:石头多。
落:[là]1.遗漏:这里落了两个字,应该添上。2.把东西放在一个地方,忘记拿走:我忙着出来,把书落在家里了。3.因为跟不上而被丢在后面:大家都努力干,谁也不愿意落在后面。[lào]1.名词,曲艺名。北方对“莲花落”的俗称。又泛指各种曲艺杂耍。2.捞,赚:把东西开个花账儿,落他二三两银子。3.脱落,退去:落色。4.错失:落枕。5.倒,倒下:落炕。[luō]形容态度大方,见〖大大落落〗。[luò]1.物体因失去支持而下来:落泪。花瓣落了。2.下降:落潮。太阳落山了。飞机从天空中落下来。3.使下降:落幕。把帘子落下来。4.衰败;飘零:衰落。破落。没落。零落。沦落。5.遗留在后面:落选。落后。落伍。名落孙山。6.停留;留下:落脚。落户。不落痕迹。7.停留的地方:下落。着落。8.聚居的地方:村落。聚落。9.归属:政权落在人民手里了。这副重担落到我们肩上。10.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凡:1.平凡:凡庸。自命不凡。2.宗教迷信和神话中称人世间:思凡。下凡。3.姓。4.凡是:凡年满十八岁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5.总共:不知凡几。全书凡二十卷。6.大概;要略:大凡。发凡。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4”。见〖工尺〗。
“磊落不凡”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描述的其实就是一种坦荡又独特的品格。比如《三国演义》里的曹操,虽然争议颇多,但他有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台词,表面上显得自私,但换个角度看,这种毫不掩饰的直率反而让他在乱世中显得格外真实——这就是一种“磊落不凡”的表现。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磊落不凡是稀缺的品质?答案藏在现实压力里。比如职场中,一个销售主管面对客户提出的“灰色交易”需求,如果直接拒绝,可能损失订单;但若选择装聋作哑,又会违背原则。这时候敢说“我们公司不赚这种钱”的人,往往会被贴上“不懂变通”的标签。但长远来看,这种坚持反而能筛选出价值观契合的合作伙伴。
我曾在创业时遇到过类似场景。当时团队急着拉投资,有投资人暗示“优化数据更容易拿到钱”。我们最后选择如实呈现项目进展,结果对方反而因为这份坦诚追加了投资额度。这让我意识到,磊落不一定是迂腐,它可能成为破局的筹码——毕竟在充满套路的时代,真实反而成了稀缺品。
不过要注意的是,磊落不等同于莽撞。就像《琅琊榜》里的梅长苏,他既要揭露真相,又懂得用计谋保护同伴。这提示我们:真正的磊落需要智慧护航。就像生活中遇到朋友犯错,直接当众揭穿可能伤人,但私下沟通并提出解决方案,才是既保全情面又守住底线的做法。
这种品格在年轻人身上尤为亮眼。比如大学生拒绝论文代写,外卖小哥捡到手机后在暴雨中等失主两小时,这些看似“吃亏”的选择,实际上正在重塑社会的信任基础。当越来越多人把磊落当作本能而非负担时,整个环境的运行成本都会降低,这或许就是平凡人创造不凡价值的方式。
行走世间,我们终会遇到需要抉择的时刻。有人选择随波逐流,有人坚持独善其身,而磊落不凡的魅力在于:它让一个人既能站稳脚跟,又能成为照亮他人的光源。就像山涧的石头,被水流打磨却不改棱角,反而在阳光下折射出独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