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àn
  • niú
  • chō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àn niú chōng wū

成语解释:同“汗牛充栋”。

成语出处:清·方东树《〈切问斋文抄〉书后》:“非要非玄,而冗长并录,是《书》不止百篇,《诗》不止三百。非惟汗牛充屋,不能尽载,且适以罔道迷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补语;形容藏书非常多

繁体字形:汗牛充屋

英文翻译:an immense number of books

汗牛充屋的意思

汗:[hàn]人和高等动物从皮肤排泄出来的液体,是机体通过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hán]可汗(kèhán)的简称。

牛:1.哺乳动物。草食,反刍。家牛有黄牛、水牛和牦牛等。黄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岭间的驮运役畜。中国黄牛有秦川牛、南阳牛、鲁西黄牛、延边黄牛等;水牛有温州水牛、滨湖水牛等良种。云南产的一种野牛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比喻固执、倔强,也比喻威风、神气:牛脾气。牛哄哄。他的样子可真牛。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牛顿的简称。

充:1.满;足:充沛。充分。充其量。2.装满;塞住:充电。充塞。充耳不闻。3.担任;当:充当。充任。4.冒充:充行家。以次充好。打肿脸充胖子。5.姓。

屋:1.房子:房屋。屋顶。茅草屋。2.屋子:里屋。外屋。一间屋住四个人。3.(Wū)姓。

成语评论

“汗牛充栋”这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老王搬家时发现家里堆满了书,搬运工累得满头大汗,忍不住说:“您这书房真是汗牛充栋啊!”这里形容藏书极多,多到让拉车的牛累出汗,堆满整间屋子。

为什么古人用牛来比喻呢?其实这和古代运输方式有关。在纸张普及前,书籍多用竹简记载,一车竹简可能需要几头牛来拉。想象下:如果某位学者家里有二十车竹简,搬运时牛累得浑身冒汗,这些竹简还能堆满整个房梁,可不就是“汗牛充栋”嘛!

现代人还能用这个成语吗?当然可以!比如参观某互联网公司的数据中心时,你可能会感叹:“这些服务器存储的信息量,真称得上汗牛充栋。”虽然现在不用牛车运输,但用传统成语描述现代科技场景,反而有种文化传承的趣味性。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形容书多吗?其实不然。我曾见过有位收藏家的邮票册堆满三个房间,朋友开玩笑说“你这简直是汗牛充栋的邮票博物馆”。这说明只要某类物品数量庞大到令人震撼,都能借用这个成语来形容。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成语常被误用为“汗牛充屋”。记得去年参加作文比赛,有位选手描写超市促销场面时用了错误版本,评委当场扣分。想要避免这类错误,可以联想成语的构成逻辑:牛出汗+堆满屋,这样记忆更牢固。

面对信息爆炸的时代,“汗牛充栋”有了新内涵。现在随便打开手机就能获取海量知识,这何尝不是种数字化的汗牛充栋?不过个人认为,关键不在于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如何有效筛选——就像古代学者虽藏书万卷,真正精读的或许只有其中几箱。

下次遇到令人惊叹的庞大数量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比如看到图书馆的密集书架,或是电商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快递箱,用“汗牛充栋”来形容既准确又生动,还能顺便展示下咱们中文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