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àn niú chōng dòng
成语解释: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成语出处:唐 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形容藏书非常多
繁体字形:汗牛充棟
英文翻译:an immense number of books
汗:[hàn]人和高等动物从皮肤排泄出来的液体,是机体通过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hán]可汗(kèhán)的简称。
牛:1.哺乳动物。草食,反刍。家牛有黄牛、水牛和牦牛等。黄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岭间的驮运役畜。中国黄牛有秦川牛、南阳牛、鲁西黄牛、延边黄牛等;水牛有温州水牛、滨湖水牛等良种。云南产的一种野牛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比喻固执、倔强,也比喻威风、神气:牛脾气。牛哄哄。他的样子可真牛。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牛顿的简称。
充:1.满;足:充沛。充分。充其量。2.装满;塞住:充电。充塞。充耳不闻。3.担任;当:充当。充任。4.冒充:充行家。以次充好。打肿脸充胖子。5.姓。
栋:1.房屋的正梁。2.量词。用于房屋:一栋房子。
“汗牛充栋”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它就是形容书籍多到用牛车搬运能累出汗,堆满屋子能顶到房梁。比如有人搬家时,光是书就装了三大卡车,邻居看了直摇头:“你这书房真是汗牛充栋啊!”
为什么这个成语总让人觉得夸张?其实古代没有印刷术,手抄本制作成本极高,能装满一栋房子的藏书确实罕见。就像今天普通人突然看到国家图书馆的密集书架,那种视觉冲击就和成语描述的效果一样震撼。
用这个成语要注意什么?记住它专指书籍或文献数量庞大。曾有学生写“超市里的零食汗牛充栋”,这就闹笑话了。正确用法可以是:“考古队在墓中发现竹简两千卷,堪称汗牛充栋的史料宝库。”
现代人还需要这个成语吗?在电子书盛行的今天,实体书的“汗牛充栋”正在变成云端的“海量存储”。但当我看到老教授家里泛黄的线装书从地板摞到天花板时,依然觉得这个成语带着纸张的温度,是数字时代无法取代的文化意象。
如何避免误用这类成语?有个小技巧:把成语拆解为“汗牛”和“充栋”两部分联想。就像搬运工累坏的牛和顶梁柱的书堆,画面感会帮你记住它的本义。下次见到有人用集装箱运书,你就可以笑着点评:“这才是真正的汗牛充栋!”
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个成语反而有了新启发。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量何止“汗牛充栋”,但真正能“充栋”的知识,是需要经过筛选和沉淀的。或许该给这个古老成语加上现代注脚: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