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ǎi
  • fèi
  • shān
  • y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ǎi fèi shān yáo

成语解释: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山裂”。

成语出处:明 无名氏《那吒三变》第三折:“小圣啸起大风,刮的来天昏地暗,海沸山摇。”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海沸山摇

英文翻译:Sea boiling and mountain shaking

海沸山摇的意思

海: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海。火海。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海碗。海量。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海枣。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海啦!6.漫无目标地:海骂。她丢了支笔,海找。7.毫无节制地:海吃海喝。8.姓。

沸:沸腾:沸油。扬汤止沸。水沸后自动断电。沸天震地(形容声音极响)。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摇:摇摆;使物体来回地动:动摇。摇晃。摇手。摇铃。摇橹。摇头晃脑。

成语评论

海沸山摇”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很有画面感?它字面意思是“大海沸腾、山岳摇晃”,但实际用来形容什么呢?咱们先看个例子:台风登陆时,狂风卷起巨浪,暴雨冲刷山体,整个城市仿佛陷入“海沸山摇”的境地。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种夸张的说法,真的能用在日常对话里吗?

其实,成语的魅力就在于它能用简练的语言传递强烈的情绪。比如公司突然宣布全员降薪,同事们私下议论纷纷:“这消息一出,办公室简直海沸山摇!”这里既表达了事态的突发性,又暗示了人心动荡的状态。你看,不用长篇大论,四个字就能让听者秒懂当时的紧张氛围。

有人可能会困惑:这个成语和“惊天动地”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侧重点不同。“惊天动地”强调影响范围广,而“海沸山摇”更突出动荡不安的即时冲击感。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当网红主播在直播间爆料某明星绯闻,弹幕瞬间刷屏,评论区炸开了锅——这种网络世界的“海沸山摇”,比传统场景更符合现代人的沟通方式。

我个人觉得,随着时代发展,成语的使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比如在描述股市剧烈波动时,用“海沸山摇”比单纯说“暴涨暴跌”更有文学张力。但要注意使用分寸,像朋友间的小矛盾,说成“海沸山摇”就夸张得滑稽了。毕竟成语就像调味料,适量使用才能提鲜。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小区里要砍掉陪伴居民二十年的老榕树,业主群里立即“海沸山摇”。有人连夜写联名信,有人打电话给电视台,这种集体行动的爆发力,用“海沸山摇”来形容再贴切不过。它既保留了自然现象的原始意象,又精准捕捉到现代社会群体事件的共性特征。

说到底,用好成语就像玩文字魔术。当我们说“这个决定引发了海沸山摇般的反响”,听者不仅能理解事态严重性,脑海里还会自动浮现惊涛骇浪的画面。这种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正是汉语历经千年依然鲜活的生命力所在。下次遇到需要强调剧烈动荡的场景时,不妨试试这个充满张力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