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é
  • z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é zhé zhī kū

成语解释:涸:水涸,干涸;辙:车轮的痕迹。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成语出处:《剪灯新话·三山福地志》:“但愿捐斗水而活涸辙之枯,下壶飨而救翳桑之饿,此则故人之赐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比喻处于困境中的人

繁体字形:涸辙之枯

英文翻译:Dry track

涸辙之枯的意思

涸:积水无存:干涸。枯涸。

辙:1.车轮压出的痕迹;车辙:覆辙。如出一辙。前头有车,后头有辙。2.行车规定的路线方向:上下辙。顺辙儿。戗(qiāng)辙儿。3.杂曲、戏曲、歌词所押的韵:十三辙。合辙。4.办法;主意(多用在“有、没”后面):想辙。你来得正好,我正没辙呢!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枯:1.(植物等)失去水分:枯萎。枯槁。枯草。枯骨。2.(井、河流等)变得没有水:枯井。海枯石烂。3.肌肉干瘪:枯瘦。4.没有生趣;枯燥:枯坐。5.芝麻、大豆、油茶等榨油后的渣滓:菜枯。茶枯。麻枯。6.姓。

成语评论

涸辙之枯”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举个例子就明白了。比如,小区楼下常年积水的洼地,突然连着一个月没下雨,地面干裂成一块块“龟壳”,几条原本在水坑里游动的小鱼,现在只能张着嘴拼命呼吸——这就是“涸辙之枯”的场景。它说的不仅是自然现象,更像在提醒我们:当环境突变时,依赖原有资源生存的人或事物,可能会瞬间陷入危机。

这个成语到底在讲什么?说白了,它是在比喻失去生存基础的困境。就像外卖骑手遇到平台系统故障,突然接不到订单;或者农民遇到极端天气,眼看庄稼成片枯黄。这些场景里,原本的“水源”(赖以生存的条件)突然消失,人就像困在干涸车辙里的鱼,急需外界援助。

去年我老家修路时见过类似情况。工地旁有个卖凉茶的老伯,每天靠工人光顾维持生计。结果施工队提前转场,他的凉茶摊三天没开张,冰柜里囤的原料眼看要变质。这时候社区微信群有人帮他转发消息,周边居民特意绕路来买,反而让老伯多赚了半个月房租钱。你看,涸辙之枯的困境里,往往藏着破局的转机。

为什么现代社会更需要理解这个成语?现在的产业链就像精密齿轮,谁都可能成为“车辙里的鱼”。程序员遇到行业寒冬,实体店遭遇电商冲击,甚至网红博主被算法限流,本质上都是“水源”被切断。但换个角度看,这种危机倒逼我们建立多重保障:程序员学运营,实体店做直播,博主拓展私域流量——就像鱼学会在陆地上寻找新水源。

最近有个设计师朋友的故事很有意思。她的客户突然缩减预算,原本接的五个项目砍到只剩一个。结果她利用空档期开发了插画课程,反而在知识付费平台月入过万。涸辙之枯教会我们:当熟悉的车辙干涸时,与其坐等下雨,不如主动寻找更广阔的江河。环境变化永远不会停止,但人类总能找到新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