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iǎo wú rén yān
成语解释:一片渺茫,没有人烟
成语出处: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47回:“不上一月,将淮北千里,扫荡个渺无人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形容空旷荒凉
繁体字形:渺無人煙
英文翻译:uninhabited
渺:1.形容水大:浩渺。2.渺茫:渺若烟云。渺无人迹。渺无声息。3.渺小:渺不足道。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烟:1.物质燃烧时所产生的气状物:冒烟。2.像烟的东西:烟雾。3.烟气刺激:烟了眼睛。4.烟草或烟草的制成品:烟叶。吸烟。
走在戈壁滩上,目之所及只有连绵的沙丘和零星骆驼刺。这样的场景让人不禁想问:为什么"渺无人烟"这个成语总让人联想到孤寂与荒凉?其实它更像是自然界的留白画布,让习惯了城市喧嚣的我们,突然意识到地球原本可以如此辽阔安静。
记得去年自驾穿越青藏公路时,连续三小时没遇到任何车辆。远处雪山在阳光下闪耀,藏羚羊群悠闲地啃食苔藓。这时突然明白,"渺无人烟"未必是可怕的事——它给予生物喘息空间,也让我们重新思考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毕竟,水泥森林覆盖地球之前,这颗行星原本就是各种生命的共同家园。
有人会疑惑:现代社会还需要关注渺无人烟之地吗?看看最近爆红的星空保护区就明白了。当光污染让银河系从83%人类居住区消失,那些刻意保留的"无人区"反而成为连接宇宙的窗口。内蒙古的暗夜公园里,游客躺在零下二十度的草原上看流星雨,这种体验本身就在诉说:文明与荒原需要保持微妙平衡。
最近读到的南极科考日记让我深受触动。越冬队员描述连续四个月的黑夜中,科考站就像宇宙飞船悬浮在冰原之上。这种极致的"渺无人烟"反而催生出特殊的人际联结——当外部世界简化到只剩风雪声,人与人的对话会变得格外真诚。这或许揭示着某种生存智慧:孤独有时是深度交流的催化剂。
未来的城市规划或许会借鉴"渺无人烟"的智慧。东京已经开始实验"寂静街区",通过声学设计在闹市中创造隔音绿洲。当数字噪音无处不在,能暂时脱离人迹与信息洪流的地方,可能成为新时代的精神补给站。就像登山者常说:站在峰顶俯瞰云海时,那种包裹全身的孤独感,反而是最鲜活的生命体验。
看着阳台盆栽里新冒的绿芽,突然觉得每个生命体都是自己的小宇宙。城市再拥挤,我们仍然可以在方寸之地经营"心灵无人区"。或许这才是成语给现代人的启示:重要的不是物理空间是否空旷,而是能否在纷扰中守护内心的留白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