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ǎo
  • yīn
  • xì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iǎo wú yīn xìn

成语解释:指毫无消息

成语出处:巴金《发的故事 窗下》:“你不能就这样渺无音信地丢开了我,让我孤零零地住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里。”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毫无消息

繁体字形:渺無音信

英文翻译:have never been heard from since

渺无音信的意思

渺:1.形容水大:浩渺。2.渺茫:渺若烟云。渺无人迹。渺无声息。3.渺小:渺不足道。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音:1.声音;读音:音律。音乐。口音。乐音。杂音。把这个字的音读准。2.消息:佳音。音信。3.指音节:单音词。复音词。4.读(某音):“区”字作姓时音欧。5.姓。

信:[xìn]1.诚实,不欺骗: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2.不怀疑,认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3.崇奉:信仰。信徒。4.消息:信息。杳无音信。5.函件:信件。信笺。信鸽。信访。6.随便,放任: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7.同“芯2”。8.姓。                                       。[shēn]1.古同“”,舒展开。2.古同“”,表白。

成语评论

渺无音信”这个词,乍一听像是形容一阵风刮过沙漠,什么都没留下。但它的实际含义更贴近“彻底失去联系”。比如一位朋友突然搬家、换手机号,从此人间蒸发,这就是典型的“渺无音信”。

问:这个词只能用在人身上吗?不完全是。去年我寄给出版社的投稿就像石头沉入大海,三个月过去依然渺无音信。这种对事件结果的漫长等待,同样能用这个词精准表达。

记得村里老人讲古时说:“明朝那支下西洋的船队,有艘船遇上风暴后便渺无音信。”这让我想到,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这种失联往往带着宿命感。而今虽然人人有手机,但有些误会造成的隔阂,何尝不是另一种现代版的渺无音信

问:和“杳无音信”有什么区别?这对双胞胎成语常被混用。细微差别在于“渺”更强调踪迹难寻的状态,“杳”侧重时间跨度。比如考古队寻找的古文明遗址,用“渺无音信”更贴切;而失散三十年的亲人,则适合用“杳无音信”。

有个有趣的观察:现代人平均每天收到68条消息,但重要事项的回复率反而降低。这种“已读不回”现象,算不算数字时代的渺无音信?我曾在项目合作中遇到对接人连续两周不回复邮件,那种焦灼感与古人望穿秋水盼家书的心情,本质上并无二致。

最后要提醒的是,这个词自带苍凉底色。使用时尽量避免轻佻语境,比如“我昨天发的朋友圈渺无音信”就显得不合时宜。真正的好词就像陈年酒酿,需配着深沉的故事才能品出真味。

渺无音信的造句

  1. 造句 十年来,虽经多方查找,一直渺无音信。
  2. 造句 潘婷婷这个家伙一走就渺无音信,电话打不通,也不打个电话回来。
  3. 造句 谁知道他被打下山崖后渺无音信,家人以为他死了,他的那位未婚妻子也伤心过度病死了。
  4. 造句 我历尽艰险才好不容易逃回了天羊国,但是曦却一直渺无音信,直到我两岁时,曦的灵魂不知怎么地回到了天羊国。
  5. 造句 家欣鸿雁传书将这一喜讯告诉丈夫,但一等三年了,孩子都三岁了,丈夫渺无音信,家欣思夫心切,准备带着儿子去找他爸爸。
  6. 造句 名门望族特立独行的顾九小姐一朝穿越变成了悬梁自尽的小家碧玉顾文笙,父亲渺无音信,母亲整天想的就是怎么能把她赶紧嫁出去。
  7. 造句 或许老天故意为难自己,竟然在游戏中的好友没几个在线的,向在线的朋友发出的消息不是收到了自动回复的离开消息就是渺无音信了。
  8. 造句 天将黑了,青蛙妈妈和它的儿女们老等不见青蛙爸爸回家,它们都心急了,便打起灯笼火把出门去找青蛙爸爸,但都渺无音信。
  9. 造句 临行前告诉徒儿张天生说,他将于五月中旬回山,而今已近五月底了,却仍然渺无音信。
  10. 造句 老婆嫌家穷,过日子没个奔头,跟人出去打工,十年了,就没曾再回去过,从此渺无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