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āo
  • tiān
  • zhī
  • zu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āo tiān zhī zuì

成语解释:形容罪恶极大。

成语出处:宋 苏轼《吕惠卿责授建宁军节度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稍正滔天之罪,永为垂世之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比喻罪恶极大

繁体字形:滔天之辠

英文翻译:monstrous crimes

滔天之罪的意思

滔:大水弥漫:波浪滔天。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罪:1.犯法的行为:罪大恶极。立功赎罪。2.过失:不应归罪于人。3.依法给予的刑罚;惩处:判罪。待罪。4.苦难;痛苦:受罪。

成语评论

内贪淫欲,滔天之罪,理合法更凌迟。 ★明 罗贯中《风云会》第四折

滔天之罪的造句

  1. 造句 由于杰克森犯下滔天之罪,国王为表明君之举,告示天下,特赐三皇子圣酒一杯。
  2. 造句 韩旭一脸认罪服法的样子,就像是个犯下了滔天之罪后,自我救赎成为虔诚信徒的样子,走到了时洛洛的身前,说道:“我接受惩罚。
  3. 造句 说完她又看了看天下,好似天玄犯下了滔天之罪一样。
  4. 造句 鼠辈安敢借释尊名,逞口舌利,庇辩俺答滔天之罪!今被识破,还不现身!
  5. 造句 但是悟空犯下如此滔天之罪,如若不罚,何显朕之天规、朕之威严!
  6. 造句 传说里,墨仙座下白龙犯了滔天之罪,墨仙虽不忍,仍然亲手将其打落凡尘。
  7. 造句 因此,大人怒斥我们犯下滔天之罪行,只是在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8. 造句 益算星君吓得面若死灰,想到昨晚自己饮酒作乐,以致失职,误了天机,犯下滔天之罪。
  9. 造句 墨问,墨问,你这畜*,王*蛋,佛门清净之地,竟然敢犯下如此滔天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