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ǎn miàn xiū cán
成语解释:满脸现出了羞愧的表情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8回:“杨再兴满面羞惭,跪在地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表情
繁体字形:滿靣羞慚
英文翻译:Full of shame
满:1.全部充实;达到容量的极点:会场里人都满了。装得太满了。2.使满:满上这一杯吧!3.达到一定期限:假期已满。不满一年。4.全;整个:满身油泥。满屋子的烟。5.完全:满不在乎。满有资格。6.满足:满意。心满意足。7.骄傲:自满。满招损,谦受益。8.姓。9.满族:满人。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羞:1.害臊;难为情:害羞。2.使难为情:你别羞我了。3.耻辱:羞耻。4.感到耻辱:羞与为伍。5.同“馐”。
惭:惭愧:羞惭。大言不惭。自惭形秽。
说到“满面羞惭”,许多人会联想到一个人因犯错而脸红的画面。比如:“小明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花盆,顿时满面羞惭地站在原地,不知如何开口道歉。”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羞愧的表情,更隐含了犯错后的心理压力。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羞惭”会直接体现在脸上?或许是因为人类的情感与表情天然相连,内心的波动总会在不经意间显露出来。
再看职场中的例子:“会议上小张误将同事的功劳说成自己的,发现真相后他满面羞惭地起身澄清。”这里既展示了尴尬的场景,也暗示了主动纠错的勇气。有趣的是,“满面羞惭”常与补救行为相伴——比如案例中的道歉或澄清。这说明成语本身并不完全负面,反而可能成为人际关系修复的契机。
有人会问:“满面羞惭”和“无地自容”有什么区别?前者侧重面部表情的直观展现,后者更强调心理层面的强烈冲击。比如历史故事里,廉颇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时“满面羞惭”,而《红楼梦》中宝玉挨打后“恨不得钻入地缝”则是典型的无地自容。这种差异让成语在运用时更具画面感和层次感。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对“满面羞惭”的宽容度值得探讨。当众犯错带来的羞耻感常让人选择逃避,其实就像树木需要修剪才能长得更直,适度的羞愧感反而能促进自我修正。试想如果那位打碎花盆的小明转身就跑,故事就会走向完全不同的结局。这提醒我们:与其害怕脸红,不如将羞惭转化为行动力。
最后看个反转案例:“老李误以为新人偷懒而严厉批评,事后发现对方是在默默整理资料,他不仅满面羞惭地道歉,还主动帮新人搬资料箱。”这个场景打破了“羞惭者必定弱势”的刻板印象,说明即便是长辈或上级,坦诚面对错误反而能赢得尊重。当潮水般的羞愧退去时,留在沙滩上的往往是理解与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