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uò yù liú jīn
成语解释:见“烁石流金”。
成语出处:宋·苏轼《石炭》诗:“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天气酷热
繁体字形:爍玉流金
英文翻译:so hot on stones that gold might have melted there
烁:光亮的样子:闪烁。
玉:1.矿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岩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2.比喻洁白美丽:亭亭玉立。3.敬辞。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玉体。玉成。
流: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烁玉流金”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玉石被晒得发亮,金属被烤得融化”,用来形容天气极其炎热。比如:“盛夏的午后,阳光毒辣得仿佛能烁玉流金,连树荫下的石板凳都烫得坐不住人。”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瞬间让人联想到那种连空气都在扭曲的酷暑?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来描述天气吗?” 其实不然。虽然它原本指向自然气候,但也能比喻某种强烈的氛围或压力。比如:“谈判桌上,双方目光交汇时仿佛烁玉流金,每一句话都带着灼人的分量。” 这里用高温的意象,生动传递了紧张感。
再举个例子:“工地上,工人们顶着烁玉流金般的烈日搬运建材,汗水刚滴到地面就蒸发成了白烟。” 这种描述不仅点明了高温,还暗含了对劳动者坚韧的敬意。我个人觉得,这类成语之所以有生命力,正是因为它们能用画面感让抽象概念变得触手可及。
有趣的是,现代人还能怎么创新使用它?比如描述科技产品发热的场景:“手机连续拍了三小时视频,后盖已经烁玉流金到能煎鸡蛋了。” 这种略带调侃的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韵味,又拉近了和日常生活的距离。
最后想说,成语就像文化基因,用对场景就能激活千年智慧。下次遇到让人“热到怀疑人生”的瞬间,试试用“烁玉流金”代替“热死了”,说不定能为平淡的对话镀上一层古典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