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uò shí liú jīn
成语解释:高温熔化金石。形容天气酷热。
成语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诠言训》:“大热铄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天气酷热
繁体字形:鑠石流金
英文翻译:heat intense enough to melt stone and metals
铄:1.熔化(金属):铄金。铄石流金(比喻炎热)。2.销毁。3.同“烁”。
石:[shí]1.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花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见〖岩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药石。4.姓。[dàn]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
流: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夏日的午后,阳光毒辣得仿佛能融化柏油马路。小明站在工地旁擦着汗说:"这天气真是铄石流金,钢筋水泥都快被晒软了!"这时他突然想:这个成语只能形容天气吗?其实不然,古人用"铄石流金"比喻极端的酷热环境,但现在我们完全可以用它描述高压状态下的工作场景。
比如在互联网公司加班到凌晨,程序员小张盯着满屏代码感叹:"这个项目的deadline简直是铄石流金,键盘都快被我敲出火星了。"这种用法不仅保留原始意境,还赋予了现代职场的新意。我常想,成语就像活化石,只要找到合适的场景,千年前的表达依然能焕发新生。
有人问:"铄石流金和'水深火热'有什么区别?"前者侧重环境本身的严酷程度,后者更多强调身处困境的煎熬感。就像在沙漠科考时,地质队员会说"沙海里的铄石流金考验着仪器极限",而不会用"水深火热"来描述这种纯粹的物理环境挑战。
记得去年参观炼钢厂,通红钢水奔涌的瞬间,老师傅拍着我肩膀说:"年轻人,这才是真正的铄石流金!"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这个成语既可以是视觉化的热浪翻腾,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持久考验。就像创业者常说的:"市场寒冬里的坚持,比盛夏的铄石流金更考验心志。"
最后思考个有趣现象:当我们在空调房里说"今天铄石流金",其实已经感受不到原本的酷热。这说明语言在传承中会产生体验隔层,就像用"刻舟求剑"形容固执己见时,年轻一代可能早已没见过真正的木船。但正是这种转化,让古老智慧始终活跃在现代对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