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è xīn cháng
成语解释:指对人热情、乐于替别人办事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8回:“你娘好人,有仁义的姐姐,热心肠儿。”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乐于助人的人
繁体字形:熱心腸
英文翻译:Warm hearted
热:1.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放出的一种能量。物质燃烧都能产生热。2.温度高;感觉温度高(跟“冷”相对):热水。趁热打铁。三伏天很热。3.使热;加热(多指食物):热一热饭。把菜汤热一下。4.生病引起的高体温:发热。退热。5.情意深厚:亲热。热爱。热心肠儿。6.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眼热。热衷。7.受很多人欢迎的:热货。热门儿。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很热。8.加在名词、动词或词组后,表示形成的某种热潮:足球热。旅游热。自学热。9.放射性强:热原子。10.姓。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肠:1.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形状像管子,上端连胃,下端通肛门。分为小肠、大肠两部分,起消化和吸收作用。通称肠子。2.心思;情怀:愁肠。衷肠。3.在肠衣里塞进肉、淀粉等制成的食品:香肠。鱼肠。腊肠。
说到“热心肠”,很多人会想到爱管闲事的邻居大妈,或者主动帮同事带早餐的同事。但这个词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深意?举个例子,“古道热肠”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像古代侠客一样仗义。比如:“老张虽然话不多,但村里谁家有事他都第一个帮忙,真是古道热肠。”这里的关键在于,热心肠不仅是表面的热情,更是长期坚持的行动力。
热心肠的人会吃亏吗?有人觉得多管闲事容易惹麻烦。但换个角度看,成语“急公好义”恰恰说明社会需要这样的人。比如疫情期间志愿者自发组织物资配送,他们的“热心肠”让整个社区更有凝聚力。这种付出看似没有直接回报,却能在关键时刻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纽带。
有趣的是,热心肠不等于无底线迁就。“雪中送炭”这个成语就很有智慧——帮助要落在实处。比如朋友创业失败时,比起空洞的安慰,帮他修改简历或介绍资源才是真帮忙。这里藏着个人观点:真正的热心肠需要判断力,知道什么时候伸手,什么时候留空间。
为什么现代社会更需要热心肠?观察地铁让座场景就能明白。当年轻人主动起身说“您坐这儿”,车厢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温暖。这种微小的善意像成语“春风化雨”描述的那样,润物无声却影响深远。我曾在雨天见过陌生人共用一把伞走完三个路口,这种不期而遇的温暖,往往比刻意安排的帮助更动人。
最后想用“肝胆相照”收尾。这个词原本形容朋友间的情义,但放在今天可以延伸理解为:用真诚的态度对待周遭的人和事。比如社区里定期探望独居老人的义工团队,他们的坚持让“热心肠”不再是抽象的美德,而变成了具体可感的生活温度。当我们谈论热心肠时,本质上是在探讨如何用行动让这个世界变得更柔软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