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ié yǒu xīn cháng
成语解释:别:另外。指另有打算和企图
成语出处:鲁迅《朝花夕拾 》:“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另有想法
繁体字形:别有心腸
英文翻译:have other aims
别:[bié]1.分离:告别。临别纪念。久别重逢。别了,我的母校。2.另外:别人。别称。别有用心。3.转动;转变:她把头别了过去。这个人的脾气一时别不过来。4.姓。5.区分;区别:辨别。鉴别。分门别类。6.差别:天渊之别。7.类别:性别。职别。派别。级别。8.用别针等把另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纸、布等物体上:把两张发票别在一起。胸前别着一朵红花。9.插住;用东西卡住:皮带上别着一支枪。把门别上。10.用腿使绊把对方摔倒。11.两辆车朝同一方向行驶时,一辆车强行驶入另一辆车的车道,使不能正常行进:别车。12.表示禁止或劝阻,跟“不要”的意思相同:别冒冒失失的。你别走了,在这儿住两天吧。别一个人说了算。13.表示揣测,通常跟“是”字合用(所揣测的事情,往往是自己所不愿意的):约定的时间都过了,别是他不来了吧?[biè]改变别人坚持的意见或习性(多用于“别不过”):我想不依他,可是又别不过他。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肠:1.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形状像管子,上端连胃,下端通肛门。分为小肠、大肠两部分,起消化和吸收作用。通称肠子。2.心思;情怀:愁肠。衷肠。3.在肠衣里塞进肉、淀粉等制成的食品:香肠。鱼肠。腊肠。
“别有心肠”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先看个例子:同事突然对领导格外热情,主动帮忙整理文件、端茶倒水,可当领导不在时又立刻冷脸。这时有人私下议论:“他这么做怕是别有心肠,估计想竞争晋升名额。”这里的“别有心肠”明显带有“另有目的”的含义,既点出了行为反常,又暗示了背后的利益驱动。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心怀鬼胎”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都表示隐藏意图,但“别有心肠”更侧重行为与目的的不一致性。比如朋友约你逛街却总往珠宝店钻,最后才说“帮我选订婚戒指”,这种刻意制造巧合的行为,用“别有心肠”形容就更贴切——既保留了事件表面的合理性,又点破了行为背后的设计感。
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判断是否该用这个成语?关键在于观察动机与行为的关联度。就像邻居突然频繁送自制点心,若单纯出于友好自然无可厚非;但如果每次送礼必提自家孩子找工作困难,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别有心肠”。这种表达既能保持客观描述,又巧妙传达了“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潜台词。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中,“别有心肠”现象其实普遍存在。从商业谈判的迂回战术到婚恋市场的条件筛选,很多互动都带有复合动机。关键不在于否定这种现实,而是学会在保持真诚的同时,培养识别他人真实意图的能力——毕竟,看破不说破也是种智慧。
最后要注意的是,这个成语的使用需把握分寸。就像孩子为获得玩具故意考满分,若直接说“别有心肠”难免显得苛刻;换成“目标明确”反而更中性。语言如同透视镜,既能照见人性复杂,也要给善意留有余地。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境时,或许可以先观察再判断,在理解人性多面性的基础上,做出更从容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