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ìn jī wú chén
成语解释:牝:雌性的。雌鸡不报晓。比喻妇女不掌握政权
成语出处:《尚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牝鶏無晨
英文翻译:The hen has no morning
牝:雌性的(指鸟兽,跟“牡”相对):牝牛。牝鸡。
鸡:1.家禽,品种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红色的肉冠。翅膀短,不能高飞。也叫家鸡。2.(Jī)姓。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晨:1.早晨,有时也泛指半夜以后到中午以前的一段时间:清晨。凌晨。晨光。2.姓。
小明刚学成语时,看到"牝鸡无晨"四个字满脸问号:母鸡和打鸣有什么关系?这个看似奇怪的说法其实藏着古代社会的密码。让我们通过几个生活场景来解密这个成语。
早餐店里的对话 "老王你这包子铺怎么让老板娘管账?牝鸡司晨可不吉利啊。"张大爷打趣道。正在揉面的王叔笑道:"老话要新解嘛,我家这位可是财经大学毕业的,管账比公鸡打鸣还准时。"
职场中的新现象 市场部例会上,新任女总监的方案让组员们眼前一亮。小李悄悄嘀咕:"这算不算牝鸡司晨?"邻座的陈姐推推眼镜:"现在讲究能者居之,会下单的母鸡可比只会打鸣的公鸡实在。"
历史剧中的彩蛋 电视剧《大宋风华》里,刘娥皇后批阅奏折时,老臣颤巍巍说出"牝鸡无晨"四字。镜头转向案头摇曳的烛火,女官捧着宵夜轻声道:"娘娘,该添灯油了。"
自问自答时间Q:这个成语是不是在贬低女性? A:要放在历史语境里理解。就像青铜器不会嘲笑铁器落后,每个时代都有其认知局限。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让老词汇焕发新生命。
Q:现代人怎么用这个成语不显迂腐? A:可以用来调侃角色错位的有趣现象。比如看到程序员在茶水间插花,可以说"你这叫牝鸡司晨啊",既点出非常态,又带着幽默感。
个人觉得,语言就像河流,既有传承也需要流动。小时候听奶奶用"牝鸡无晨"反对妈妈考驾照,现在表妹开着挖掘机在工地指挥若定。或许真正的晨昏线不在鸡鸣时分,而在我们如何看待"理所应当"。
下次遇到打破常规的人和事,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它像面铜镜,照见的是我们对"本分"的认知变化。晨钟暮鼓依旧在,只是报晓的可以是百灵鸟,也可以是迎着朝阳的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