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ìn
  • chén
  • m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ìn jī chén míng

成语解释:同“牝鸡司晨”。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必无牝鸡晨鸣,以致祸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分句;指女子掌权当政

繁体字形:牝鶏晨鳴

英文翻译:Morning crow

牝鸡晨鸣的意思

牝:雌性的(指鸟兽,跟“牡”相对):牝牛。牝鸡。

鸡:1.家禽,品种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红色的肉冠。翅膀短,不能高飞。也叫家鸡。2.(Jī)姓。

晨:1.早晨,有时也泛指半夜以后到中午以前的一段时间:清晨。凌晨。晨光。2.姓。

鸣:1.(鸟兽或昆虫)叫:鸟鸣。蝉鸣。虫鸣。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耳鸣。雷鸣。自鸣钟。孤掌难鸣。礼炮齐鸣。鸣鼓。鸣锣开道。3.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鸣谢。鸣冤。鸣不平。百家争鸣。4.姓。

成语评论

牝鸡晨鸣”这个成语,原本是什么意思呢?它最早出自《尚书》,字面意思是“母鸡代替公鸡打鸣”,用来比喻女性越权主事,或者做了传统观念中不属于自己职责的事。但今天,这个成语的使用场景其实更复杂有趣。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一家创业公司里,原本负责市场部的男经理突然请假,团队里一位女同事主动站出来协调项目进度、安排会议,最后项目顺利完成。有人可能会开玩笑说:“你这是‘牝鸡晨鸣’啊!”这时候的语境,其实已经从贬义转向了中性甚至褒义——重点不是“越权”,而是“关键时刻能顶上去”。

有人问:现代社会还需要用这种带有性别色彩的成语吗?这恰恰反映了成语的生命力在于不断被重新解读。就像“牝鸡晨鸣”最初暗含对女性的限制,但随着职场中性别分工越来越模糊,它反而成为对主动担当者的另类夸赞。比如社区里退休的王阿姨组织垃圾分类志愿队,邻居们笑着说“咱们这儿也有牝鸡晨鸣”,大家听懂的其实是“能者多劳”的默契。

我观察到,类似的成语演化其实反映了社会观念的进步。十年前若用这个词,可能还带着“女人不该抛头露面”的陈旧观念,但现在更多人用它时,潜意识里已经剥离了性别偏见,更看重行动本身的价值。就像小区物业维修工老张请假时,他妻子帮忙接听报修电话记录问题,业主群里反而会点赞:“张师傅家这是牝鸡司晨,服务到位!”

语言就像流动的河水,成语的意义也会随着时代泛起新的涟漪。当我们在家庭聚会中听到长辈用“牝鸡晨鸣”形容主动帮父亲打理生意的女儿,在公司听到95后同事用这个词调侃主动加班的男实习生,这些鲜活的使用场景,正在悄然重塑这个成语的温度和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