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ín sè xiāng tiáo
成语解释:琴瑟:古代两种乐器。比喻夫妻恩爱,感情融洽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夫妻间
繁体字形:琹瑟相調
英文翻译:Harmonies of zither and zither
琴:1.某些乐器的统称。如胡琴、提琴、钢琴等。2.古琴。拨弦乐器。周朝已有。琴身木制。琴面张弦七根,一边有十三徽。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拨弹。发音清幽。多用于独奏或琴箫合奏。
瑟:古代弦乐器,像琴。现在所用的瑟有两种,一种有二十五根弦,另一种有十六根弦。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调:[diào]1.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2.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3.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4.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5.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6.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7.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8.调动:岗位调整。9.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10.调查:调研。内查外调。11.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12.调换:调座位。[tiáo]1.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2.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配。调味。3.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调停。调处。4.调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5.调理使康复:调养。调摄。6.调教;训练:有膂力,善调鹰隼。7.挑逗;戏弄: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zhōu]朝,早晨:《广韵·平尤》:“调,朝也。”
“琴瑟相调”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夫妻或伴侣之间感情融洽、相处和谐。比如,邻居张叔和李婶结婚三十多年,虽然偶尔拌嘴,但总能互相包容,街坊都说他们“琴瑟相调,白头偕老”。这背后有什么深层含义?其实,琴和瑟是两种古代乐器,合奏时需要音调配合,正如两个人的关系需要彼此协调。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琴和瑟来比喻关系?难道其他事物不行吗?这里有个小故事可以解释。相传春秋时期,一位乐师用琴瑟合奏来教导国君:“琴声刚劲,瑟音柔和,二者相合才能成曲;夫妻相处也需刚柔并济。”这种形象的比喻,让抽象的情感互动变得具体生动。
现代生活中,“琴瑟相调”的应用场景其实很广泛。比如公司里的小王和小陈搭档做项目,一个擅长策划,一个精通执行,两人合作时分工明确、互不抢功,同事们都笑称他们“职场版琴瑟相调”。这说明,和谐的关系不仅限于婚姻,任何需要协作的场合都能体现这一智慧。
那么,如何实现“琴瑟相调”的状态呢?个人认为,关键在于“留白”与“倾听”。就像琴弦太紧会断、太松会哑,人与人之间也需要保持恰当的距离感。朋友老周曾分享他的婚姻秘诀:“每天晚饭后,我俩各自有半小时独处时间,她看书,我浇花,之后再一起聊天——这种节奏反而让感情更紧密。”
有趣的是,这种传统智慧在现代社会有了新解读。有位心理学家提出,“琴瑟相调”的本质是“差异互补”,而非“完全一致”。就像智能算法中的不同模块需要协同工作,人际关系中的差异反而能激发更多可能性。与其追求步调完全一致,不如学会欣赏对方独特的“音色”。
最后想到一个真实案例:社区里的志愿者团队中,退休教师和90后程序员共同策划活动,前者提供经验,后者设计流程,结果活动效果远超预期。这让我意识到,“琴瑟相调”不仅是古老的生活哲学,更是跨越时代的协作智慧——无论是琴瑟合鸣,还是人声鼎沸,和谐的本质始终是不同元素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