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ín
  • ti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ín sè tiáo hé

成语解释:比喻夫妻恩爱。

成语出处:《群音类选 》:“琴瑟调和,百年相聚。”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琹瑟調咊

英文翻译:felicity of husband and wife

琴瑟调和的意思

琴:1.某些乐器的统称。如胡琴、提琴、钢琴等。2.古琴。拨弦乐器。周朝已有。琴身木制。琴面张弦七根,一边有十三徽。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拨弹。发音清幽。多用于独奏或琴箫合奏。

瑟:古代弦乐器,像琴。现在所用的瑟有两种,一种有二十五根弦,另一种有十六根弦。

调:[diào]1.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2.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3.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4.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5.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6.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7.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8.调动:岗位调整。9.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10.调查:调研。内查外调。11.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12.调换:调座位。[tiáo]1.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2.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配。调味。3.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调停。调处。4.调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5.调理使康复:调养。调摄。6.调教;训练:有膂力,善调鹰隼。7.挑逗;戏弄: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zhōu]朝,早晨:《广韵·平尤》:“调,朝也。”

和:[hé]1.平和;和缓:温和。柔和。和颜悦色。2.和谐;和睦:和衷共济。弟兄不和。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和。媾和。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和,弄得百姓不得安生。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和棋。和局。末了一盘和了。5.姓。6.连带:和盘托出。和衣而卧(不脱衣服睡觉)。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他和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柜台正和我一样高。8.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10.指日本:和服。[hè]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一唱百和。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和一首。[huò]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和药。藕粉里和点儿糖。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和。二和药。[huó]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和面。和泥。和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成语评论

琴瑟调和”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和音乐有关,但它的实际意思是什么呢?举个例子:老张和妻子结婚三十年,虽然偶尔拌嘴,但总能互相包容,邻居们都说他们“琴瑟调和,真是难得的一对”。这里说的不是两人会弹琴,而是用琴与瑟合奏时的和谐感,比喻人与人之间的默契相处。

为什么用“琴瑟”来比喻和谐?古代琴瑟常被用作合奏乐器,琴音清亮,瑟声浑厚,两者配合才能奏出美妙的旋律。就像职场上,销售部门负责开拓市场(如琴),技术团队专注产品研发(如瑟),只有双方目标一致、沟通顺畅,公司才能稳步发展——这就是现代版的“琴瑟调和”。

有个有趣的发现:这个成语不仅适用于婚姻关系。比如社区志愿者团队中,年轻人负责跑腿送物资,老年人帮忙协调沟通,不同年龄层各展所长,同样能实现“琴瑟调和”。这说明只要找到合适的协作方式,差异反而能成为优势。

有人认为现代社会节奏快,“琴瑟调和”的理想状态难以实现。但观察身边,那些长期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同事、朋友,往往都掌握了“适时退让”与“主动补位”的智慧。就像乐队演奏时,某个乐器偶尔压低音量,反而能让整体效果更出彩。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的现代启示在于:真正的和谐不是没有矛盾,而是懂得在差异中寻找平衡点。就像用不同颜色的毛线编织毛衣,看似冲突的配色,经过巧妙搭配反而能织出独特花纹。当我们学会欣赏多样性,“调和”就变成了创造新可能的机会。

琴瑟调和的造句

  1. 造句 琴瑟调和,同心永结;鸾凤和鸣,比翼双飞。
  2. 造句 离开厂子以后,劳累了一辈子的张支云原准备和老伴琴瑟调和,白头相守,在家里颐养天年。
  3. 造句 但不能琴瑟调和一律把克世克用都视为凶,一定要看是测何事。
  4. 造句 我来说,柳十三郎端起酒杯猛喝一口,有一对夫妻略通些文墨,一生过的琴瑟调和,幸幸福福的。
  5. 造句 李弘道与玉夕月第一次合作,却似乎默契天生,仿佛当真回到了古代,高山流水间,一男一女,琴瑟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