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ī
  • h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í sè zhī hǎo

成语解释:比喻夫妻间感情和谐。

成语出处:《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用于夫妻间

繁体字形:琹瑟之好

英文翻译:The best of zither

琴瑟之好的意思

琴:1.某些乐器的统称。如胡琴、提琴、钢琴等。2.古琴。拨弦乐器。周朝已有。琴身木制。琴面张弦七根,一边有十三徽。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拨弹。发音清幽。多用于独奏或琴箫合奏。

瑟:古代弦乐器,像琴。现在所用的瑟有两种,一种有二十五根弦,另一种有十六根弦。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好:[hǎo]1.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跟“坏”相对):好人。好东西。好事情。好脾气。庄稼长得很好。2.合宜;妥当:初次见面,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好。3.用在动词前,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好看。好听。好吃。4.友爱;和睦:友好。好朋友。他跟我好。5.(身体)健康;(疾病)痊愈:体质好。身子比去年好多了。他的病好了。6.用于套语:好睡。您好走。7.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计划订好了。功课准备好了。外边太冷,穿好了衣服再出去。坐好吧,要开会了。8.表示赞许、同意或结束等语气:好,就这么办。好了,不要再说了。9.反话,表示不满意:好,这一下可麻烦了。10.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用法跟“多”相同:哈尔滨离北京好远?[hào]1.喜爱(跟“恶”wù相对):嗜好。好学。好动脑筋。好吃懒做。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2.常容易(发生某种事情):刚会骑车的人好摔跤。

成语评论

琴瑟之好”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诗经》,原意是琴和瑟两种乐器合奏时声音和谐,后来用来比喻夫妻感情融洽。比如:“老张和妻子结婚三十年,两人互相包容、默契十足,真称得上琴瑟之好的典范。”这种描述既保留了成语的古意,又贴近日常生活。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古人偏偏用琴和瑟来比喻夫妻关系呢?其实这和乐器的特点有关。琴音清亮,瑟声浑厚,两者合奏时一高一低、一轻一重,形成互补的美感。就像婚姻中的两个人,性格不同却能互相配合,才能奏出和谐的“生活乐章”。比如邻居王阿姨喜欢安静读书,她丈夫却热衷户外运动,但两人周末一个去爬山、一个在家泡茶,回来后还能兴致勃勃分享见闻,这种“和而不同”也是一种琴瑟之好的表现。

现代人还适用这个成语吗?我认为完全可以。现在有些年轻夫妻总追求“步调完全一致”,反而容易产生矛盾。其实就像琴瑟不需要弹同一个音符,夫妻间保留各自的兴趣爱好,同时又能尊重对方的选择,反而能让关系更持久。比如同事小李喜欢追星,她丈夫痴迷电竞,两人约好每周各有半天“自由活动时间”,这种互相留白的智慧,不正是当代版的琴瑟之好吗?

值得一提的是,琴瑟之好不仅仅适用于婚姻。朋友合伙创业、团队合作项目时,如果成员间能像琴瑟合鸣般分工协作,往往事半功倍。比如我们部门去年完成的大项目,正是设计组天马行空的创意配上技术组严谨的执行力,才实现了1+1>2的效果。

最后想说,这个流传千年的成语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揭示了关系的本质:和谐不是消灭差异,而是让差异成为互补的契机。就像弹琴时手指需要轻重交替,生活也需要张弛有度的智慧。当我们学会欣赏彼此的不同,或许就能在平凡日子里,听到属于自己的美妙和声。

琴瑟之好的造句

  1. 造句 他们俩海誓山盟,愿永结琴瑟之好。
  2. 造句 旦觇新妇,则已靓妆坐牀,琴瑟之好甚笃。
  3. 造句 故册婚典,当择吉日,结为琴瑟之好。
  4. 造句 我觉得子谦倒可以考虑续弦,重修琴瑟之好。
  5. 造句 我与张将军琴瑟之好、相敬如宾,怎忍相离,还望伯父成全?让侄女东行寻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