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à hǔ chéng gǒu
成语解释:画老虎不成,却成了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模仿不到家
繁体字形:畫虎成狗
英文翻译:try to draw a tiger and end up with the likeness of a dog -- make a poor imitation
画:1.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画山水。画人像。画画儿。2.画成的艺术品:年画。壁画。油画。风景画。一幅(张)画儿。3.用画儿装饰的:画屏。画堂。画栋雕梁。4.姓。5.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线或作为标记的文字:画线。画押。画到。画十字。6.汉字的一笔叫一画:笔画。“天”字四画。7.汉字的一横叫一画。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狗: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舌长而薄,可散热,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
“画虎成狗”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滑稽,但它背后藏着深刻的道理。比如有人想模仿同事的高效工作法,结果把流程改得乱七八糟,反而耽误了进度——这不就是活生生的现代版“画虎不成反类犬”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关键在于没抓住本质。就像照着大师的山水画临摹,如果只盯着笔触粗细,却不懂“留白”的艺术,最后可能画出一团黑乎乎的墨迹。有个朋友想学网红博主的穿搭,花大价钱买了同款,结果发现显胖又别扭,这就是只模仿形式而忽视个人特质的结果。
怎么避免成为“画虎专业户”?有个真实案例:某初创公司创始人原本照搬大公司的KPI制度,后来发现团队怨声载道。他调整思路,把固定指标改成了弹性目标,结果季度业绩反而增长35%。这说明因地制宜的改造比生搬硬套更重要。
我观察到,这个成语在职场新人身上尤为常见。刚毕业的表弟曾模仿主管的强势作风,在会议上被同事私下称为“纸老虎”。后来他结合自己亲和力强的特点,发展出独特的沟通方式,现在已经是部门最受欢迎的协调者。
换个角度看,“画虎成狗”未必全是坏事。就像儿童学写字时歪歪扭扭的笔迹,恰恰是成长必经之路。重要的是在模仿过程中保持清醒认知,就像学做菜不能只看菜谱,更要理解火候把控的底层逻辑。
真正的高手往往在模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建筑大师贝聿铭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时,既保留了传统园林的框景手法,又注入了现代几何元素。这种“师古而不泥古”的智慧,或许才是破解“画虎困境”的终极答案。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海量的“成功模板”。但与其焦虑地对照他人的人生轨迹,不如把“画虎成狗”当作善意提醒——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作品,与其追求表面的复制,不如静下心来雕琢属于自己的人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