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è
  • ruò
  • chó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í è ruò chóu

成语解释:见“嫉恶如仇”。

成语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公一时忠愤激发,嫉恶若仇,容或偶为此语,揆其心术,仍不失为磊落光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爱憎分明

繁体字形:嫉惡若讎

英文翻译:hate evil as one does one 's enemy

嫉恶若仇的意思

嫉:1.忌妒:嫉贤妒能。2.憎恨:嫉恶如仇。

恶:[è]恶劣;坏:恶习。恶意。[wù]讨厌;憎恨(跟“好”hào相对):好恶。深恶痛绝。[ě]1.[恶心](ě·xin)2.有要呕吐的感觉:胃里不舒服,一阵一阵地恶。3.厌恶;令人厌恶:这种丑事,让人恶。你别在这儿恶我了。4.揭人短处,使难堪:他太抠门儿,得找个机会恶恶他。[wū]1.同“乌2”。2.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啊,这是什么话)!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仇:[chóu]1.仇敌:疾恶如仇。同仇敌忾。2.仇恨:结仇。血泪仇。他们两家有仇。[qiú]姓。

成语评论

嫉恶若仇”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真实的例子:老张看到邻居虐待流浪猫,立刻上前制止并联系动物保护组织。他说:“我见不得这种欺负弱小的行为,必须站出来!”这种对不公之事零容忍的态度,正是“嫉恶若仇”的生动写照。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爱管闲事”的性格吗?其实关键在方式方法。就像程序员小王发现公司数据造假,他没有当众揭短,而是整理证据提交审计部门。这种既坚持原则又讲究策略的做法,让“嫉恶若仇”在职场中同样适用。

生活中最打动我的例子来自菜市场:卖菜阿姨发现商贩用问题秤,二话不说把自己的公平秤借给顾客。她说:“昧良心钱挣不得!”这种朴素的正义感,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有力量。嫉恶若仇不一定要惊天动地,日常小事更能见真心。

有个有趣的现象:研究发现,嫉恶若仇的人往往更擅长团队合作。他们就像天然的“环境净化器”,能有效遏制不良风气蔓延。就像社区里的退休教师组建巡逻队,三年内让小区盗窃率下降70%,证明正义感确实能转化为实际效益。

如何在保持正义感的同时避免偏激?个人经验是“三分硬气,七分智慧”。见过超市收银员处理偷窃少年,她没有厉声呵斥,而是说:“阿姨相信你是急着用才拿的,咱们把账结清好吗?”既守住底线又给人改过机会,这才是嫉恶若仇的升级版。

最近注意到,嫉恶若仇正在年轻群体中焕发新活力。Z世代通过短视频曝光消费陷阱,用弹幕抵制网络暴力,这种“技术流正义”让人耳目一新。当古老品德遇上现代表达,我们看见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迸发的生命力。

嫉恶若仇的造句

  1. 造句 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嫉恶若仇。
  2. 造句 她向来嫉恶若仇,恼恨这些人不知好歹,出手十分狠辣,几人尽皆重伤。
  3. 造句 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嫉恶若仇;任座抗行,史鱼厉节,殆无以过也。
  4. 造句 适孔融表荐一人,姓弥名衡,字正平,系平原少年,说他淑质贞亮,英才卓烁,见善若惊,嫉恶若仇,有鸷鸟累百,不如一鹗等语。
  5. 造句 炫龙一想如若这李员外所说是真,助他一次也在情理之中,这就是炫龙爱打抱不平,嫉恶若仇的性格。
  6. 造句 朱明成笑笑没有说话,依然凝视着柳洁的背影,这小妮子还真生自己的气了,这下有些难办,辣性女子嫉恶若仇,一旦触怒了她的内心则相当的难以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