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ài gǒu fú bù shàng qiáng
成语解释:比喻没出息的人,没办法扶助他长进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怨不得俗语说:‘癞狗扶不上墙’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叹息等
繁体字形:癩狗扶不上墙
英文翻译:A toad dog can't hold on to the wall
癞:1.癞病,即麻风病。2.因生癣疮而毛发脱落的病。3.像生了癞的:癞蛤蟆。
狗: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舌长而薄,可散热,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
扶:1.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扶犁。扶老携幼。扶着栏杆。2.用手帮助躺着或倒下的人坐或立;用手使倒下的东西竖直:扶苗。护士扶起伤员,给他换药。3.扶助:扶贫。扶危济困。救死扶伤。4.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墙:用砖、石或土等筑成的屏障或外围:砖墙。城墙。
提到“癞狗扶不上墙”这个成语,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一些“死活带不动”的场景。比如同事老张总抱怨:“我手把手教新人做报表,结果他连公式都输错,真是癞狗扶不上墙!”这句话乍一听像是在吐槽对方能力差,但仔细想想,或许问题不全在“狗”身上?
为什么总有人用这个成语?其实它反映了人们面对“难以改变”现状时的无奈感。就像朋友小美想帮表弟戒掉游戏瘾,给他报培训班、买励志书籍,结果表弟转头就把书挂二手平台卖了继续打游戏。这种时候,用“癞狗扶不上墙”确实能快速表达失望情绪。
但换个角度看,“扶墙”这个动作本身是不是也有问题?邻居王叔家的金毛犬最近引发热议——他非要把狗训练成看门犬,可金毛天生温顺亲人,再怎么教都对陌生人摇尾巴。旁观者却说:“明明是品种特性,非要让狗当保安,这墙本来就不该让狗来扶啊。”这个例子提醒我们,有时“扶错方向”比“扶不动”更值得反思。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大的陷阱在于容易让人产生“盖棺定论”的思维。记得刚工作时带过个实习生,前三个月他连会议记录都做不好,大家都觉得“没救了”。结果半年后他主动要求参与项目策划,提出的推广方案居然比老员工还有创意。可见“暂时扶不上墙”不等于“永远扶不上墙”,关键要找到合适的发力点。
生活中更常见的是互相觉得对方是“癞狗”的奇妙循环。家长觉得孩子“补习班白上了”,孩子觉得家长“根本不懂我”;老板觉得员工“执行力差”,员工觉得老板“决策糊涂”。这时候与其争论谁更“癞”,不如学学小区物业的做法:他们发现总有人乱扔垃圾,就在墙边摆了分类垃圾桶,结果“癞狗”们突然都学会“扶墙”了。
说到底,这个流传千年的俗语更像面镜子,照见的是我们对“改变他人”的执念。与其纠结于“能不能扶上墙”,或许更该问问自己:有没有找对那面墙?愿不愿意换个姿势扶?毕竟连壁虎都知道要找粗糙的墙面才能爬得稳,何况是活生生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