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ǎi
  • shì
  • ré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ǎi shì yī rén

成语解释:指极难得的人才。

成语出处:宋 苏轼《祭司马君实文》:“百世一人,千载一时,惟时与人,鲜偶常奇。”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人才

繁体字形:百丗一人

英文翻译:One hundred generations

百世一人的意思

百:表示很多:百草。百货。百科全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精神百倍。百闻不如一见。

世:1.时代:近世。当世。2.人的一生:一生一世。3.一代传一代的:世医。世交。4.指有世交关系的:世叔。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第十五世孙。6.世界;社会:举世无双。公之于世。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成语评论

哎哟,你听说过“百世一人”这个成语吗?说白了,它就是形容那种几百年才能出一个的奇才或者大人物。比如有人夸诸葛亮“智绝千古”,就可以说他是“百世一人之才”——你细品,这夸人的水平是不是直接拉满?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啥非得用“百世”这么夸张的说法?其实啊,这个成语的核心就在强调“稀有性”。就像现在咱们说某个科学家的发明“改变了人类文明进程”,本质上和古人说“百世一人”是同一个意思,都是对突破性贡献的顶级褒奖。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王研究出治疗癌症的新药,媒体称他是“医药界的百世一人”。这时候的潜台词就是——这家伙的研究成果,可能造福往后几十代人呢!不过话说回来,这种说法用起来得谨慎,毕竟真正配得上这个称号的,那得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狠角色。

等等,那这个成语和“凤毛麟角”有啥区别?问得好!虽然都讲稀缺性,但“百世一人”更强调历史纵深感。比如说敦煌壁画的画师们,他们集体创作的洞窟艺术堪称“百世一人的文化瑰宝”,这里既突出群体贡献的独特性,又暗含跨越时空的价值。

依我看啊,现代社会其实更需要“百世一人”的思维方式。不是说非得当个旷世奇才,而是鼓励大家在各自领域做出有持久影响力的突破。就像那个发明二维码的日本工程师,二十多年前谁会想到这黑白小方块能改变全球支付方式?这种创造性的火花,本质上就是“百世一人”精神的现代表达。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很多领域都是团队作战了。所以“百世一人”更应该理解为突破性成就的代名词,而不是非要捧出个孤胆英雄。就像航天工程里的核心技术突破,往往是几百个工程师共同智慧的结晶,这种集体创造的奇迹,又何尝不是新时代的“百世一人”呢?

说到底,这个成语给我们的启发是:既要仰望星空期待旷世奇才,也要脚踏实地创造持续价值。毕竟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百世一人”,他们可能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也可能戴着安全帽在工地,关键看我们有没有发现历史价值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