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án gǔ kāi tiān dì
成语解释:指人类开始有了历史。
成语出处:《明成化说唱词话·花关索出身传》:“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夏商君。”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比喻历史的开端
繁体字形:盤古開天地
英文翻译:Pangu opens the world
盘:1.盛放物品的扁而浅的用具:茶盘。菜盘。托盘。2.形状像盘或有盘的功用的东西:字盘。棋盘。算盘。磨盘。3.回旋,回绕,屈曲:盘旋。盘桓。盘剥(辗转剥削)。盘曲。盘亘。盘郁(曲折幽深)。盘根错节。4.垒,砌:盘灶。盘炕。5.仔细查究:盘问。盘驳。盘察。盘查。盘货。盘算(细心打算)。6.指市场上成交的价格:开盘。收盘。7.转让(工商企业):出盘。招盘。受盘。8.搬运:盘运。9.量词:一盘磨。10.姓。
古:1.古代(跟“今”相对):远古。厚今薄古。2.经历多年的:古画。古城。这座庙古得很。3.具有古代风格的:古拙。古朴。4.真挚纯朴:人心不古。5.古体诗:五古。七古。6.姓。
开:1.使关闭着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开门。开锁。开箱子。不开口。2.打通;开辟:开路。开矿。墙上开了个窗口。开了三千亩水田。3.(合拢或连接的东西)展开;分离:桃树开花了。扣儿开了。两块木板没粘好,又开了。4.(河流)解冻:河开了。5.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开戒。开禁。开斋。开释。6.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开枪。开汽车。开拖拉机。火车开了。7.(队伍)开拔:昨天开来两团人,今天又开走了。8.开办:开工厂。开医院。9.开始:开工。开学。开演。10.姓。11.开金中含纯金量的计算单位(二十四开为纯金):这条金项链是十八开的。[英karat]12.开尔文的简称。1开是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13.趋向动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a)表示分开或离开:拉开。躲开。把门推开。窗户关得紧,打不开。b)表示容下:屋子小,人多了坐不开。这张大床,三个孩子也睡开了。c)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开了。d)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开了。天还没亮,大家就干开了。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盘古开天地”这个成语,大家可能听过,但具体怎么用呢?举个例子:小李第一次尝试用AI设计服装,同事夸他“你这创意简直是盘古开天地啊!”。这里的“盘古开天地”不是说真的在劈开混沌,而是形容从零到一的突破性创新。
有人会问:“这成语只能用在特别宏大的事情上吗?”其实不然。去年社区里几位退休阿姨组建了垃圾分类志愿队,邻居们都说“她们给小区环保开了个新天地”,你看,这种小范围的积极改变也能用——关键在“打破旧模式,建立新秩序”的核心意义。
我发现现代人用这个成语比古人更灵活。比如最近看到有人评价国产航天技术:“从北斗卫星到空间站,每次突破都像是当代的盘古开天地。”这种用法既保留了神话的史诗感,又融入了科技时代的语境,特别有生命力。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跨越千年还被记住?或许因为它触动了人类最原始的创造冲动。就像程序员写出一行改变世界的代码,或是老师设计出全新的教学模式,每个普通人其实都可能成为自己领域的“盘古”。下次遇到突破常规的尝试,不妨试试用这个成语,既生动又有文化厚度。
说到实际应用,有个有趣现象:新生代创业者更喜欢用“盘古式创新”来形容颠覆性项目。某科技论坛上,投资人点评创业方案时说:“你们这个去中心化的社交平台,要是真能落地,可比盘古挥斧头还震撼。”你看,老故事在新场景里照样能迸发火花。
最后想说的是,语言就像活水,成语也要与时俱进。当我们在直播间里听到“这个带货模式真是盘古开天地”,不必觉得违和——重要的是记住那种敢为人先的精神内核。毕竟,每个时代都需要自己的“开天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