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éi mù chuán qíng
成语解释:用眉眼的活动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意。常用来形容用眼色表示爱情。参见“眉来眼去”。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只你那眉眼传情未了时。”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男女之间
繁体字形:眉目傳情
英文翻译:send speechless messages
眉:1.眉毛:浓眉。眉开眼笑。2.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书眉。眉批。3.姓。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传:[chuán]1.由一方交给另一方;由上代交给下代:流传。由前向后传。古代传下来的文化遗产。2.传授:师传。把自己的手艺传给人。3.传播:宣传。胜利的消息传遍全国。4.传导:传电。传热。5.表达:传神。传情。6.发出命令叫人来:传讯。把他传来。7.传染:这种病传人。8.姓。[zhuàn]叙述历史故事的作品(多用于小说名称):《水浒传》。《吕梁英雄传》。
情:1.感情:热情。有情。无情。温情。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发情期。5.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提到"眉目传情"这个词,很多人会联想到古装剧里男女主角的互动。比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两人虽未开口,却通过眼神流转传递了微妙情愫。这种交流方式为何能跨越语言障碍?其实人类面部有43块肌肉,眼睛周围就有近20块,这些微小的肌肉运动构成了最原始的沟通密码。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吗?在杭州某互联网公司的产品会议上,设计师小王用挑眉动作向邻座同事示意方案问题,避免直接打断发言的尴尬。这个案例说明,即便在快节奏的职场,非语言交流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润滑作用。
当我们在火锅店看到热恋中的小情侣相视而笑时,是否想过这种交流方式背后的生物学原理?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对视超过3.2秒会触发大脑分泌苯乙胺,这正是产生恋爱感觉的化学物质。不过要注意,过分夸张的挤眉弄眼反而容易造成误会,就像去年某相亲节目里男嘉宾因过度眨眼被女嘉宾集体灭灯。
有个有趣的对比:00后大学生更习惯用表情包传情,但他们的父辈仍保持着眼神交流的传统。我在大学任教时发现,当学生低头刷手机时,会不自觉地用眼角余光观察周围人的反应——这何尝不是数字时代的"电子眉目传情"?科技发展改变了载体,但人性深处的交流渴望从未改变。
最近看到某婚恋机构的数据显示,85%的受访者认为初次见面时眼神交流的质量直接影响后续发展。这让我想起唐代诗人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诗句。或许在视频通话普及的今天,我们更需要重拾这种古老而高效的交流智慧,毕竟再高清的摄像头也拍不出眼角那抹真实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