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ǎo
  • wǎng
  • guò
  • zhō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ǎo wǎng guò zhōng

成语解释: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同“矫枉过正”。

成语出处:唐 张说《吊陈司马书》:“矫枉过中,斯害也已。”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纠正错误过度

繁体字形:矯枉過中

英文翻译:overcorrect

矫枉过中的意思

矫:[jiǎo]1.把弯曲的弄直;纠正:矫正。2.强壮;勇敢:矫健。3.假托:矫命。[jiáo]〔矫情〕〈方〉强词夺理,无理取闹:别太矫。情(qing)。

枉:1.弯曲:矫枉过正。2.使歪曲:贪赃枉法。3.受屈:冤枉。屈枉。4.副词。徒然;白白地:枉费心机。

过:[guò]1.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过来。过去。过河。过桥。过年。过节。日子越来越好过了。2.从甲方转移到乙方:过户。过账。3.使经过(某种处理):过罗。过筛子。过滤。过淋。过磅。过秤。过油肉。过过数儿。4.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过目。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5.超过(某个范围和限度):过分。过期。过犹不及。树长得过了房。6.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O—O—)结构的:过硫酸根(SO5-)。过氧化氢(H2O2)。7.探望;拜访:过访。8.去世:老太太过了好几天了。9.过失(跟“功”相对):过错。记过。勇于改过。10.传染:这个病过人。11.用在动词后,表示经过:走过广场。把他送过了桥。12.用在动词后,表示掉转方向:翻过一页。他回过头看了看。13.用在动词后,表示超过或胜过:我比不过你。一匹马比得过两头驴。[guo]1.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吃过饭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过了。2.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他去年来过北京。我们吃过亏,上过当,有了经验了。[guō]姓。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中央。华中。居中。2.指中国: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队伍中。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中指。中锋。中年。中秋。中途。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农。中学。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适中。7.中人:作中。8.适于;合于:中用。中看。中听。9.成;行;好:中不中?。这办法中。饭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对上;恰好合上:中选。猜中了。三枪都打中了目标。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枪。

成语评论

什么是“矫枉过正”?简单来说,就是纠正错误时用力过猛,反而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小明考试不及格,妈妈一怒之下没收了他所有的课外书,连周末也不让出门。小明成绩虽然上去了,却变得沉默寡言。你看,原本想解决问题,结果却制造了新问题。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举个例子:公司发现员工效率低,于是规定每天写2000字日报。结果大家花两小时编报告,实际工作反而拖延。这种“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就像用大炮打蚊子——动静大,效果差。

如何避免矫枉过正?想象小区垃圾分类:有人乱扔,物业直接撤走所有垃圾桶。结果垃圾堆成山,环境更差了。其实更好的办法是增加分类指引和奖励机制。这说明解决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要找到“刚刚好”的平衡点。

有人问:“难道严格纠错不对吗?”当然需要纠正错误,但关键在“适度”。就像种树时发现树干歪了,轻轻扶正就好;如果拼命往反方向拉,树反而会被折断。生活中很多事就像这根树干,需要耐心调整而非强行扭转。

我观察到,现代人特别容易陷入这种“过度补偿”。比如减肥时突然戒掉所有碳水,最后暴饮暴食反弹更重。其实真正的改变应该像调整琴弦:太松了没声音,太紧了会崩断,只有调到合适的位置才能奏出乐章。

下次遇到问题时,不妨先问自己:我的解决方法是否制造了更大的麻烦?就像给花园除草,不能连花苗一起拔掉。找到那个既能解决问题、又不破坏整体的“黄金中间点”,或许才是更聪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