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ǎo
  • wǎng
  • guò
  • z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ǎo wǎng guò zhí

成语解释: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同“矫枉过正”。

成语出处:汉 袁康《越绝书 篇叙外传记》:“子之复仇,臣之讨贼,至诚感天,矫枉过直,乳狗哺虎,不计祸福。”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纠正错误过度

繁体字形:矯枉過直

英文翻译:Overcorrect

矫枉过直的意思

矫:[jiǎo]1.把弯曲的弄直;纠正:矫正。2.强壮;勇敢:矫健。3.假托:矫命。[jiáo]〔矫情〕〈方〉强词夺理,无理取闹:别太矫。情(qing)。

枉:1.弯曲:矫枉过正。2.使歪曲:贪赃枉法。3.受屈:冤枉。屈枉。4.副词。徒然;白白地:枉费心机。

过:[guò]1.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过来。过去。过河。过桥。过年。过节。日子越来越好过了。2.从甲方转移到乙方:过户。过账。3.使经过(某种处理):过罗。过筛子。过滤。过淋。过磅。过秤。过油肉。过过数儿。4.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过目。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5.超过(某个范围和限度):过分。过期。过犹不及。树长得过了房。6.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O—O—)结构的:过硫酸根(SO5-)。过氧化氢(H2O2)。7.探望;拜访:过访。8.去世:老太太过了好几天了。9.过失(跟“功”相对):过错。记过。勇于改过。10.传染:这个病过人。11.用在动词后,表示经过:走过广场。把他送过了桥。12.用在动词后,表示掉转方向:翻过一页。他回过头看了看。13.用在动词后,表示超过或胜过:我比不过你。一匹马比得过两头驴。[guo]1.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吃过饭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过了。2.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他去年来过北京。我们吃过亏,上过当,有了经验了。[guō]姓。

直:1.成直线的(跟“曲”相对):笔直。马路又平又直。你把铁丝拉直。2.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直升机。把标杆立直。3.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跟“横”相对):直行的文字。屋子很大,直里有两丈,横里有四丈。4.挺直;使笔直:直起腰来。5.公正的;正义的:正直。理直气壮。6.直爽;直截:直性子。心直口快。直呼其名。他嘴直,藏不住话。7.汉字的笔画,即“竖1”8.一直;径直;直接:直达。直到。直哭了一天。直朝村口走去。9.一个劲儿;不断地:他看着我直笑。我冷得直哆嗦。10.姓。

成语评论

生活中,"矫枉过正"的现象其实无处不在。比如有人为了减肥完全戒断主食,结果出现低血糖;家长因担心孩子沉迷手机,直接没收所有电子设备反而引发亲子矛盾。这些行为看似在纠正问题,实则制造了新的麻烦。

为什么会有人明知"过犹不及"却仍然用力过猛呢?这可能源于我们对错误的过度焦虑。就像家里发现一只蟑螂就喷洒整瓶杀虫剂,本质上是对"问题复发"的恐惧在作祟。但自然界告诉我们:修剪树木时若将枝条剪得太秃,新芽反而会长得杂乱无章。

最近读到某学校为杜绝早恋,要求男女学生保持1米距离的新闻。这让我想到:用钢筋水泥筑堤固然能防洪水,却也会让两岸失去滋养土地的泥沙。纪律与人性化管理的平衡,或许比单纯的严防死守更重要。

在职场中也常见类似现象。某公司为杜绝迟到,规定迟到1分钟扣半天工资,结果导致员工宁愿请病假也不愿冒险打卡。这种制度的制定者可能忘了:规则的刚性需要弹性来缓冲,就像紧绷的琴弦需要松香润滑才能奏出乐音。

有意思的是,这个成语本身也暗含解药——"矫枉"的初衷值得肯定,关键在于掌握"度"。就像中医讲究的"中病即止",服药见效就该停用。现代人处理工作压力时,与其彻底断网隐居,不如学会在数字世界与现实生活间架设可调节的桥梁。

有朋友曾分享他的戒烟经历:从每天两包到完全戒断期间,他允许自己每周吃三次黑巧克力作为替代。这种渐进式调整,反而比立誓"从此不碰任何甜食"更易坚持。可见解决问题就像疏通河道,既需要清理淤泥,也要保留必要的弯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