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 tóu
  • hǎ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í tóu dà hǎi

成语解释:石投海中迅速没入,比喻毫无反响或杳无音信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0回:“吕岳闻杨瑨之言,如石投大海,半晌无言。”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宾语;指没有音信

繁体字形:石投大海

英文翻译:Stone to sea

石投大海的意思

石:[shí]1.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花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见〖岩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药石。4.姓。[dàn]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

投:1.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投篮。投弹(dàn)。2.跳进去:投河。自投罗网。3.放进去,送进去:投入。投资。投标。4.走向,进入:投宿(找地方住宿)。投奔。投靠。投降。投师(从师学习)。投诉。5.发向:投射。投影。6.寄,递送:投递。投稿。7.合:投合。意气相投。8.临,在…以前:投明。投暮(天黑以前)。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2.古同“”。

海: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海。火海。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海碗。海量。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海枣。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海啦!6.漫无目标地:海骂。她丢了支笔,海找。7.毫无节制地:海吃海喝。8.姓。

成语评论

石投大海”这个成语,你听过吗?它常用来比喻事情没有回应或效果,就像把石头扔进海里,连个水花都看不见。比如有人给朋友发消息却一直没收到回复,可能自嘲道:“我这消息简直是石投大海,连个气泡都没冒出来!”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石投大海”来形容没结果的事呢?其实这和海洋的特性有关。大海深不可测,石头沉下去后既看不见轨迹,也听不到声响,特别适合比喻那些投入后杳无音信的情况。比如职场新人提了十个方案全被驳回,同事安慰他:“别灰心,不是你的问题,有时候努力就像石投大海,但总有一次会溅起水花。”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真不少见。比如在社交平台发了动态却没人点赞,在家族群分享养生知识却无人回应,甚至给心仪对象写了情书却石沉大海——这些都能用“石投大海”贴切形容。有意思的是,现在年轻人还把它活用在网购场景:“给客服留言三天了,完全是石投大海,这售后服务也太真实了。”

有人或许疑惑:用这个成语会不会显得太消极?我倒觉得关键在于心态。就像往海里扔石头虽然看不到结果,但能锻炼臂力;现实中很多事情虽然暂时没回应,但过程中的积累同样珍贵。比如坚持写作没人看,但提升了文笔;反复修改简历没收到offer,但磨练了表达能力。

个人觉得,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石投大海”的现象反而更普遍。我们每天在微信群、邮件、社交媒体投入大量信息,其实就像往数字海洋里扔小石子。但不必因此焦虑——重要的不是每块石头都要激起浪花,而是保持扔石头的勇气。说不定某天,就有块石头正好砸中海底的贝壳,让它吐出珍珠呢?

下次遇到“石投大海”的情况,不妨换个角度想:也许大海正在默默吸收这些石头,未来会堆成新的岛屿。就像那些看似白费的努力,终将在某个时刻连点成线。毕竟,没有一块石头会真正消失,它们只是以我们暂时看不见的方式存在着。

石投大海的造句

  1. 造句 寻人的消息在各报登出后,如石投大海,一点反应都没有。
  2. 造句 我脸上的笑容蓦然凝固,我听见石投大海的沉寂无声和喧嚣市声的落寞。
  3. 造句 陆良投了几份简历,全部石投大海,等打电话过去问时,得到的答复都是:“对不起,我们所招的职位已经选好人了。
  4. 造句 丹田内的真气骤然冲入了试金石之内,却像是石投大海一般,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影响。
  5. 造句 吕岳闻杨戬之言,如石投大海,半晌无言。
  6. 造句 我已经达到了元婴期,那点魔气就算是吸收了也和石投大海没什么两样,你快点去呀,记住,別靠黑龙湖太近。
  7. 造句 整个地球都被震动了,各国首脑开会要用*武器对付这些生物,但是投在南美洲的*武器如同石投大海,没有起来一点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