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 chén
  • hǎ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í chén dà hǎi

成语解释:石头沉到海底。比喻从此没有消息。

成语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他若是不来,似石沉大海。”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石沉大海

英文翻译:no echo

石沉大海的意思

石:[shí]1.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花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见〖岩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药石。4.姓。[dàn]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

沉:1.(在水里)往下落(跟“浮”相对):石沉大海。星沉月落,旭日东升。2.物体往下陷:地基下沉。3.使降落;向下放(多用于抽象事物):沉下心来。沉得住气。把脸一沉。4.(程度)深:沉醉。沉痛。睡得很沉。5.分量重:箱子里装满了书,很沉。6.感觉沉重(不舒服):胳膊沉。头沉。“沈”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2.古同“”。

海: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海。火海。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海碗。海量。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海枣。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海啦!6.漫无目标地:海骂。她丢了支笔,海找。7.毫无节制地:海吃海喝。8.姓。

成语评论

石沉大海”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先举个例子吧:小张给客户发了一封紧急邮件,等了整整一周,却像石沉大海一样,完全得不到回复。这时候,他只能苦笑着摇摇头:“看来这事没戏了。”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石头沉入海底’来比喻没结果呢?”其实这特别形象——石头掉进深海既听不到声响,也看不见水花,就像我们发出的请求、付出的努力突然“消失”在茫茫人海中,连个回音都没有。

再看个生活化的例子:李姐给心仪的公司投了简历,精心准备的求职信却如同石沉大海。三个月过去了,她开始思考:“是简历没亮点,还是岗位已经招到人了?”这种不确定感,恰恰是成语背后的深层情绪。

在哪些场景适合用这个说法呢?当遇到“有去无回”的情况时特别贴切。比如托朋友打听消息、网上提交申诉、甚至是发出去的节日祝福,只要长时间得不到反馈,都可以用“石沉大海”来形容。它比直接说“没回复”多了层无奈的画面感。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有了新内涵。以前可能真是信息传递困难导致的失联,现在更多是信息过载造成的“被忽视”。就像往瀑布里扔石子,不是石子不够重,而是水流太湍急。所以遇到“石沉大海”时,或许该调整策略,比如换个联系方式,或者优化沟通方式。

最后想说,虽然等待的过程煎熬,但也不必太过焦虑。就像渔民撒网,十网九空是常事。重要的是保持行动力,同时学会在等待中寻找新机会。毕竟大海再深,也总会有鱼儿游过的时候。

石沉大海的造句

  1. 造句 王明把稿子寄出去以后,仿佛石沉大海,音讯全无。
  2. 造句 叔叔离家后,就如石沉大海,音信杳无。
  3. 造句 每个月他都要投上二、三次稿,但每次总是石沉大海,没有结果。
  4. 造句 而当许多发出去的邮件都石沉大海时,那种被人拒绝的滋味会让你觉得烦了累了吗?
  5. 造句 一连给她去了三封信,如石沉大海。
  6. 造句 遗憾的是,我们的呼吁石沉大海。
  7. 造句 我写给他的信石沉大海。
  8. 造句 询问的信件,如石沉大海,一点消息都没有。
  9. 造句 我们小组提的一些意见都如石沉大海,得不到任何答复。
  10. 造句 您消失得无影无踪,正象俗话所说的,石沉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