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ù lù wú qí
成语解释:平凡,无特殊才能。
成语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毛遂讥众,碌碌无奇。”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多用于人
繁体字形:碌碌無奇
英文翻译:rough and not wonderful
碌:[lù]1.平庸:庸碌。2.繁忙:忙碌。[liù]〔碌碡〕也叫石滚。农具名。圆柱形,用石头做成,用来轧场(cháng)或轧地。碡(zhou)。
碌:[lù]1.平庸:庸碌。2.繁忙:忙碌。[liù]〔碌碡〕也叫石滚。农具名。圆柱形,用石头做成,用来轧场(cháng)或轧地。碡(zhou)。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奇:[qí]1.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奇事。奇闻。奇志。奇勋。奇耻大辱。商品奇缺。山势奇险。2.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奇兵。奇袭。出奇制胜。3.惊异:惊奇。不足为奇。4.姓。[jī]1.单的;不成对的(跟“偶”相对):奇数。奇偶。2.零数:五十有奇。
“碌碌无奇”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平淡无奇、缺乏亮点。比如,有人可能会说:“他在公司工作了十年,每天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却从未提出过创新想法,同事们提起他时总用‘碌碌无奇’来形容。”这里的问题是:为什么要用这个成语?答案在于它精准地表达了“存在感低”的状态,暗示了一种虽不犯错却缺乏突破的生活态度。
再比如,读历史故事时,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描述:“某个朝代末年,一位官员虽身居高位,却因行事保守、毫无建树,最终被史书评价为‘碌碌无奇之辈’。”这时候可能会问:这个成语是否带有贬义?其实它更多是中性的客观描述——既不否认其基本能力,也点明了未能超越平凡的局限。
生活中也常见类似场景。比如朋友聊起同学聚会:“当年成绩最好的小王成了企业家,而以前总考第一的小张反而过得最‘碌碌无奇’,每天两点一线。”这时候有人可能疑惑:平凡的生活就不好吗?关键要看语境——如果用这个词的人带着惋惜,可能暗指潜力未被发挥;若只是陈述事实,则未必含负面评价。
我个人认为,“碌碌无奇”这个词更像一面镜子。它提醒我们:当生活陷入重复模式时,或许需要主动寻找突破点。但换个角度看,平凡本身未必是缺陷——轰轰烈烈的人生固然精彩,能在平淡中保持稳定,何尝不是一种智慧?就像花园里的青草,虽不如玫瑰夺目,却构成了不可或缺的底色。
最后不妨思考:如果有人说你“碌碌无奇”,你会如何回应?是急于证明自己,还是坦然接纳现状?或许答案就藏在“平凡”与“非凡”的辩证关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