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ù lù wú wéi
成语解释:碌碌:平庸的样子。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成语出处: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21章:“我早就这样想:与其碌碌无为地混这一生,不如壮烈去死!”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碌碌無為
英文翻译:though seemingly always on the run , he accomplishes nothing
碌:[lù]1.平庸:庸碌。2.繁忙:忙碌。[liù]〔碌碡〕也叫石滚。农具名。圆柱形,用石头做成,用来轧场(cháng)或轧地。碡(zhou)。
碌:[lù]1.平庸:庸碌。2.繁忙:忙碌。[liù]〔碌碡〕也叫石滚。农具名。圆柱形,用石头做成,用来轧场(cháng)或轧地。碡(zhou)。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碌碌无为”这个词,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看似忙碌却缺乏实际成果的状态。比如有人每天准时上下班,但工作内容只是机械重复,既没提升技能,也没创造价值——这种“完成KPI却失去方向”的状态,或许就是现代职场中的典型写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很多时候源于“自动驾驶模式”:我们习惯了按部就班的生活节奏,就像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有个朋友曾自嘲:“每天早上挤地铁时,感觉自己像传送带上的包裹,到了公司再把自己拆封工作。”这种比喻虽带苦涩,却揭示了思维惰性带来的惯性陷阱。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陷入碌碌无为?有个简单的方法:回想过去三个月,哪些事情真正让你感到充实?如果答案模糊,可能需要重新校准生活重心。比如学生时代背单词,若只为应付考试而机械记忆,远不如带着“明年要读英文原著”的目标来得有动力。
有趣的是,某些看似“无为”的阶段可能暗藏转机。我认识的设计师曾用两年时间接各种零散项目,表面看是原地踏步,实际上他通过不同案例积累了跨领域经验,后来成功转型为产品经理。这提醒我们: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往往藏在看似平淡的日常里。
当我们讨论“碌碌无为”时,或许该重新审视评价标准。退休教师张阿姨每天买菜做饭、接送孙子,在传统定义里算不上“有为”,但她用三十年时间手写家庭日记,记录三代人的成长轨迹,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坚持,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命丰盛?
改变的关键在于建立“觉察-调整”的循环机制。就像手机需要定期清理后台程序,我们也要学会给生活做减法。有个实用建议:每月选定一个“断网日”,用纸质笔记本记录时间流向,往往会发现那些吞噬注意力的“时间黑洞”。
面对这个高速运转的时代,或许不必苛责自己的“无为”时刻。正如候鸟迁徙需要中途停歇,人生这本厚书,也需要留白页来酝酿后续的精彩章节。真正重要的,是保持对生活的感知力,让每个平凡日子都能成为通向未来的铺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