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én qīng qì quán
成语解释:清:清越。心神清越,元气充沛
成语出处:宋·洪迈《夷坚丙志·麻姑洞妇人》:“自是神清气全,老无疾病……寿过百岁,隆兴中乃卒。”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精神状态等
繁体字形:神清氣全
英文翻译:Shenqingqiquan
神:1.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神位。财神。无神论。多神教。2.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神速。神效。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费神。聚精会神。双目炯炯有神。5.神气:神色。神情。瞧他那个神儿,准是有什么心事。6.聪明;机灵:瞧!这孩子真神。7.姓。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全:1.完备;齐全:这部书不全。东西预备全了。棉花苗已出全。2.保全;使完整不缺:两全其美。3.整个:全神贯注。全家光荣。全书十五卷。4.完全;都:全不是新的。不全是新的。他讲的话我全记下来了。5.姓。
提到"神清气全"这个成语,很多人会疑惑:它到底形容什么状态?其实这个成语常用来描述人精神饱满、气色红润的模样,就像刚在森林里做完深呼吸,整个人从内到外透着通透劲儿。比如清晨公园里打太极的老伯,双目炯炯有神,动作行云流水,任谁看了都会赞叹:"老爷子真是神清气全!"
为什么这种状态值得关注呢?现代人常被手机信息轰炸,容易陷入"电量不足"的疲惫状态。这时候不妨观察下幼儿园小朋友——他们玩耍时眼睛发亮,笑声清脆,这种天然的神清气全状态,恰恰是成年人需要找回的生命力。就像我家邻居张姐,她每天坚持晨跑后,处理工作难题的效率能提升30%。
有人会问:这种状态只能靠运动获得吗?其实不然。上周拜访的茶艺师傅给了我新启发。看他温壶、醒茶、出汤,整套动作如书法般流畅,茶香氤氲中,师傅眉宇舒展的神态,正是"神清气全"的生动写照。这种专注带来的心流体验,让精神得到深层滋养。
个人觉得,保持神清气全的关键在于"留白"。就像山水画中的云雾,适当的空隙反而让画面更灵动。试着每天给自己二十分钟,关掉电子设备,单纯地观察云朵变幻或聆听雨滴声响,这种有意识的放松,比强行打鸡血更能恢复元气。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菜市场里手脚麻利的摊主们,往往自带神清气全的气场。王婶的豆腐摊前永远排着队,她边切豆腐边和客人唠家常,笑声能穿透半条街。这种扎根生活的踏实感,或许比任何养生秘籍都管用。说到底,身心协调的状态,本就应该像呼吸般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