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én qīng qì zhèng
成语解释:正:纯正。心神清越,气质纯正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庆长生》第一折:“则愿的朱颜不更,神清气正,万年欢乐永长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神清氣正
英文翻译:Shenqingqizheng
神:1.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神位。财神。无神论。多神教。2.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神速。神效。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费神。聚精会神。双目炯炯有神。5.神气:神色。神情。瞧他那个神儿,准是有什么心事。6.聪明;机灵:瞧!这孩子真神。7.姓。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正南。正前方。前后对正。这幅画挂得不正。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正房。正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术不正。6.正当:正路。正理。钱的来路不正。7.(色、味)纯正:正红。正黄。颜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体。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正文。正编。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神清气正”这个成语,字面上看像是形容一个人精神爽朗、气质正直,但具体怎么用?举个例子:某公司新上任的经理开会时总说“咱们要带着神清气正的态度做事”,结果团队反而更紧张了。问题来了——用“神清气正”要求别人时,会不会变成道德绑架?
来看个反常识的案例。菜市场卖豆腐的老张,每天凌晨三点起床磨豆子,摊位上永远挂着块写着“童叟无欺”的木板。有次顾客多找了十块钱,他追着人家跑了半条街归还。街坊都说:“老张这人才叫神清气正,活得透亮!”这时候你会发现,真正的神清气正不需要喊口号,而是藏在日复一日的选择里。
为什么现代人总觉得这个成语老气?有次我在地铁里看见个穿汉服的姑娘给孕妇让座,旁边中学生窃窃私笑。但孕妇坐下后,整节车厢突然自发响起掌声。你看,时代在变,但人们对正气的渴望没变,只是表现形式从“板着脸讲规矩”变成了“笑着做好事”。
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疫情期间,那些主动给邻居送菜的志愿者,他们的微信步数每天都爆表,但朋友圈从没发过“神清气正”四个字。这让我想到,真正的正气就像新鲜空气,需要的时候才觉得珍贵,平时反而容易忽略它的存在。
最后说个亲身经历。去年帮朋友搬家,他非要给搬家师傅塞冰镇可乐。师傅推辞说“这是规矩”,朋友却笑:“大热天的,喝瓶汽水不算坏规矩。”看着两人推让的场面,突然明白:所谓神清气正,不是把规矩当枷锁,而是带着温度坚守底线。下次想用这个成语时,或许该先问问自己:我做这件事时,心里是轻松的还是拧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