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 nián lěi suì
成语解释:指经过的时间长。同“积年累月”。
成语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五:“[贼人]只得招出实话来:乃是积年累岁遇着节令盛时,即便四出剽窃,以及平时略贩子女,伤害性命。”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状语、分句;指经过的时间长久
繁体字形:积年纍歲
英文翻译:for months and years
积:1.积累;聚集:积少成多。日积月累。积土成山。院子里积了不少水。2.长时间积累下来的:积习。积弊。3.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食积。奶积。捏积。这个孩子有积了。4.乘积的简称。
年:1.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4年有1个闰年:今年。去年。2.用于计算年数:三年五载。在广州住了两年。3.每年的:年会。年鉴。年产量。4.岁数:年纪。年龄。忘年交。益寿延年。5.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时期;时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庄稼的收成:年成。年景。丰年。歉年。8.年节:新年。过年。给大家拜年。9.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糕。年货。年画。10.姓。
累:[lèi]1.疲乏,过劳:劳累。累乏。2.使疲劳:病刚好,别再累着。[lěi]1.连续,重叠,堆积: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2.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累进税。3.连及,连带:累及。牵累。拖累。[léi]1.〔累累〕a.连续成串,如“果实累累”;b.颓丧的样子,如“累累若丧家之犬”。2.〔累赘〕a.多余,不简洁,如“文字累赘”;b.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累赘”(“赘”均读轻声)。
岁:1.年:岁月。岁首。岁末。岁暮。辞旧岁,迎新年。2.表示年龄的单位:孩子满了三岁了。这匹马是六岁口。3.指时间:岁不我与(时间不等待我们)。4.年成:歉岁。丰岁。5.姓。
“积年累岁”这个成语听起来像不像老树根在泥土里慢慢伸展?它常被用来形容需要长时间积累的事物。比如有人问:“学好钢琴真需要十年吗?”其实每天练琴两小时,就像往存钱罐里投硬币,可能短期看不到变化,但积年累岁就会突然发现能流畅演奏《月光曲》了。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和普通坚持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这个成语自带时间沉淀感。就像腌泡菜,头三天只是变酸,但三个月后才会产生独特风味。四川火锅底料的秘方,往往就是靠着老师傅积年累岁调整配料比例,才形成让人念念不忘的独特口感。
现代人常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有些事确实急不得。比如培育新品种玫瑰花,园艺师需要积年累岁地观察花株特性,经历十几轮花期试验,才能让花朵既保持抗病性又提升观赏价值。这种需要与时间做朋友的过程,正是这个成语的精妙所在。
我常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形容文化传承。苏州评弹艺人手上的三弦,木质光泽不是靠打蜡,而是二十年如一日的手指摩挲形成的。这种经年累月的浸润,让乐器本身都带着故事感,比任何历史课本都生动。
有人问:“数字时代还需要这种老观念吗?”其实新技术的发展同样需要积累。就像手机芯片从28纳米做到3纳米,不是某个天才的灵光乍现,而是工程师团队积年累岁攻克数百个技术难关的结果。每次0.1纳米的突破,都在为最终质变做准备。
在个人成长方面,我深有体会。三年前开始每天读30页书,起初觉得收效甚微。但积年累岁下来,不仅拓宽了知识面,更意外获得了把不同领域知识串联起来的思维能力。这种改变就像春笋生长,前三年只长高几厘米,第四年雨季突然拔地而起。
环境保护领域最能印证这个成语的力量。敦煌月牙泉能在大漠中存续千年,靠的不是偶然,而是世世代代当地人积年累岁的治沙护水。现在当我们看到三北防护林带,那些已经长得比楼房还高的杨树,正是四十年前种下的幼苗。
说到底,这个成语在提醒我们:别小看微小的持续积累。就像海边捡贝壳的孩子,每天捡两三枚,积年累岁就能串成独一无二的项链。在这个追求即时反馈的时代,或许更需要这种“时间魔法”的智慧,耐心培育,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绽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