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èn jiā yǒu wú
成语解释:称:适合,相符。与家庭经济情况相符。指办理婚、丧等事不可过奢或过俭。
成语出处:《礼记·檀弓上》:“子游问丧具,夫子曰:‘称家之有亡(无)。’”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办事与家庭经济情况相符
繁体字形:稱家有無
英文翻译:Whether to be a family member or not
称:[chēng]1.叫;叫做:自称。他足智多谋,人称智多星。队员都亲切地称他为老队长。2.名称:简称。俗称。3.说:称快。称便。连声称好。4.赞扬:称叹。称赏。称许。5.姓。6.测定重量:把这袋米称一称。7.举:称觞祝寿。[chèn]适合;相当:称体。称心。对称。匀称。[chèng]同“秤”。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家。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家。渔家。船家。东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画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6.学术流派:儒家。法家。百家争鸣。一家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两家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家畜。家禽。家兔。家鸽。家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学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哎,说到“称家有无”这个成语啊,老话还真是藏着不少智慧!说白了,它其实就是提醒咱们要根据自家经济情况来安排生活。比如隔壁老王要给儿子办婚礼,本来想搞个五星级酒店,结果一算账发现钱包顶不住,最后改在村里摆流水席——这不就是典型的“称家有无”嘛!
你可能会问:这成语到底咋用啊?嘿,举个栗子!比如年轻人想换手机,这时候就得掂量掂量了。要是刚交完房租手头紧,非得刷信用卡买最新款,那可就违背“称家有无”的原则喽。反过来要是月薪两万非要捡二手老人机用,这也不叫节俭,叫不会过日子!
要我说啊,老祖宗的智慧就妙在这个“称”字上。就像买菜得带个秤,过日子也得有杆心理秤。前几天我表妹装修新房,原计划全屋定制进口家具,后来发现国产牌子质量也不差,省下的钱正好添了台烘干机——你看,这不就把“家底”和“需求”给平衡得明明白白?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年轻人总爱说“精致穷”,这和“称家有无”可就背道而驰了。我认识个小伙子,月薪八千硬要租市中心高档公寓,结果天天啃泡面。要我说啊,咱得学会像调鸡尾酒似的调配生活,三分享受七分实在,这才是长久之计。
说到底,“称家有无”不是要人抠抠搜搜,而是培养对生活的掌控感。就像放风筝似的,线在自己手里,飞多高得看风力大小。下次准备剁手前,不妨先摸摸口袋再摸摸良心,保准能少干点打肿脸充胖子的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