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ào
  • qiān
  • y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ào qiān yǒu wú

成语解释:买卖货物。指商业上货物买卖,互通有无

成语出处:《晋书·食货志》:“贸迁有无,各得其所。”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买卖

繁体字形:貿遷有無

英文翻译:Whether there is trade relocation

贸迁有无的意思

贸:1.交易;买卖:贸易。2.轻率;冒失:贸然。

迁:1.迁移:迁居。迁葬。拆迁。他家迁到外地去了。2.转变:变迁。事过境迁。3.调动官职:左迁。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成语评论

"贸迁有无"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其实说的就是咱们老祖宗的经商智慧。您看《尚书》里记载"懋迁有无化居",说的不就是商人把多余的东西运到缺货的地方卖吗?比如现在直播带货的主播,把义乌的小商品卖到新疆老乡手里,这就是当代版"贸迁有无"。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普通做生意有啥区别?关键在于"有无"二字。古代有个真实案例:山西商人发现关外缺茶叶,内地缺毛皮,他们就组织驼队往返运输,不仅自己赚了差价,还让两地百姓都得到了需要的物资。这种互通有无的智慧,比单纯倒买倒卖更有格局。

现代社会更需要这种思维。就像去年疫情时,山东的菜农把滞销的蔬菜运往上海,这不仅是做生意,更是解决社会痛点的"有无交换"。我观察到,那些懂得搭建资源桥梁的企业,往往比只会打价格战的同行走得更远。

可能您会好奇:普通人怎么用这个智慧?其实很简单。同事小王擅长做PPT,小李精通数据分析,他俩互相帮忙就是职场版的"贸迁有无"。关键要跳出"单打独斗"的思维,学会用自己所长换所需,这种互利模式在知识经济时代特别管用。

说到底,这个流传千年的成语教会我们:真正的商业价值不在于囤积居奇,而在于发现需求、链接资源。就像春天播种的农民,既满足别人餐桌的需要,也收获自己的粮仓,这才是商贸活动最美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