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ǐ lì zhī zhū
成语解释:比喻细微弱小的东西
成语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料尔等米粒之珠,吐光不大;蝇翅飞舞,去而不远。”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米粒之珠
英文翻译:minute things
米:1.谷类或其他植物去了皮或壳的种子。特指稻米:小米。花生米。米饭。2.长度单位。1米等于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经路径的长度。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
粒:1.小圆珠形或小碎块形的东西:豆粒儿。米粒儿。盐粒儿。颗粒。微粒。2.用于粒状的东西:一粒米。三粒子弹。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珠:1.珠子:珠宝。夜明珠。2.(珠儿)小的球形的东西:眼珠儿。泪珠儿。水珠儿。滚珠儿。3.姓。
“米粒之珠”这个成语,大家可能听过但不太常用。它字面意思是像米粒一样小的珍珠,常用来比喻看似平凡的事物中隐藏的价值,或者提醒人们不要轻视微小事物的潜力。比如有人问:“这种小项目真的能成功吗?”或许可以回答:“别小看米粒之珠,积累多了也能照亮前路。”
有人可能会疑惑:“既然是‘米粒’大小的珍珠,那它到底有没有实际价值?”举个例子,小王刚开始学绘画时,作品线条歪扭、配色奇怪,老师却说:“米粒之珠也有光彩,坚持画下去。”三年后,小王用独特的儿童插画风格赢得了出版社的签约——当初的“米粒”真成了珍珠。
再比如社区里张阿姨组织的垃圾分类小组。起初只有五户人家参与,邻居们觉得“这点人改变不了什么”。但半年后,整个小区的可回收物增加了40%,社区还被评为环保示范点。这时候大家才明白:“原来米粒之珠的光,是靠行动一点点擦亮的。”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当下快节奏的社会。很多人追求“一夜爆红”“三个月财富自由”,却忽略了微小但持续的努力。就像古人说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与其等待大机会,不如把每个小目标当作“米粒之珠”来打磨。毕竟,再小的珍珠,也是经历过沙粒磨砺才发光的。
最后不妨思考:你生活中是否有被低估的“米粒之珠”?可能是每天背的5个单词,可能是坚持记录的100字日记,也可能是默默做了三年的志愿者服务。时间会让它们串成项链,只是需要多点耐心去见证光芒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