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uí hóu zhī zhū
成语解释:比喻珍贵的物品
成语出处:《文士传》:“随侯之珠,烛众士之好,南垠之金,登窈窕之首。”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比喻珍贵的物品
繁体字形:随矦之珠
英文翻译:The Pearl of the Marquis
随:1.跟着:随从。随员。随葬。随即(立刻)。随行(xíng)。随身。随喜。随波逐流。随行(hāng)就市。2.顺从,任凭:随意。随口。随宜。随和。随俗。随笔。随遇而安。3.顺便,就着:随带。随手关门。4.像:他长得随他父亲。5.姓。
侯:[hòu]闽侯(Mǐnhòu),地名,在福建。[hóu]1.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侯爵。公侯。2.泛指达官贵人:侯门似海。3.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珠:1.珠子:珠宝。夜明珠。2.(珠儿)小的球形的东西:眼珠儿。泪珠儿。水珠儿。滚珠儿。3.姓。
“随侯之珠”这个成语,可能有人第一次听说时会有点懵:它到底指什么?其实,这个典故出自《庄子》,比喻极其珍贵的事物。比如有人夸赞一幅画作:“这幅山水画的意境深远,笔触细腻,堪称现代艺术界的随侯之珠。”这里就用它来形容艺术品的独特价值。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是比喻珍宝,那和“价值连城”有什么区别?区别在于语境。比如朋友创业时提到:“我们的核心技术就像随侯之珠,现在不显眼,但未来必定改变行业格局。”这里既强调稀缺性,又暗含需要慧眼识珠的潜台词,比单纯说“值钱”更有故事感。
生活中怎么用才自然呢?想象爷爷擦拭着老怀表说:“这表陪我走过六十年风风雨雨,对我来说就是随侯之珠。”既点出物品的珍贵,又带出情感分量。我自己收藏旧书时也常想:有些绝版书在别人眼里是废纸,在我这儿却像随侯之珠,承载着时代的记忆。
现在很多人在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有人觉得钻石是珍宝,但你看山区教师拿着学生送的野花说:“这是我收到最珍贵的礼物。”这何尝不是另一种随侯之珠?价值的标准本就不该单一。就像沙漠里的清水,饥荒时的稻谷,珍贵与否要看它在特定时空中的意义。
下次遇到值得珍惜的事物,不妨试试这个成语。比如看到孩子专注拼乐高的样子,可以感叹:“专注力就是成长路上的随侯之珠啊。”既点明重要性,又让对话多了文化韵味。记住,用好比喻的关键,在于找到事物之间那份独特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