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ng yī shī,zhǎng yī zhì
成语解释:经:经历;智:智慧,聪明。亲身经历了某件事情,就能增长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卷:“吾辈切记,不可轻易说人笑人,正所谓经一失,长一智耳。”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亲身经历就能长知识
繁体字形:經一失,長一智
英文翻译:Gain wisdom through one loss
经:[jīng]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经纱。经线。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经脉。经络。3.经度:东经。西经。4.经营;治理:经商。整军经武。5.上吊:自经。6.历久不变的;正常:经常。不经之谈。7.经典:本草经。佛经。念经。十三经。8.月经:行经。经血不调。9.姓。10.经过:经年累月。几经周折。这件事是经我手办的。经他一说,我才知道。11.禁(jīn)受:经不起。经得起考验。[jìng]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失:1.丢掉:遗失。丧失。2.找不着:迷失路径。3.违背:失信。失约。4.没有把握住:失手。失足。5.没有达到目的:失意。失望。6.改变常态:失色。失神。7.错误:过失。千虑一失。
长:[cháng]1.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a)指空间:这条路很长。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b)指时间:长寿。夏季昼长夜短。2.长度: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铁路桥全长6772米。3.长处:特长。取长补短。一技之长。4.(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5.(旧读zhàng)多余;剩余:长物。6.姓。[zhǎng]1.领导人:部长。校长。乡长。首长。2.生:长锈。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3.生长;成长:杨树长得快。这孩子长得真胖。4.增进;增加:长见识。长力气。吃一堑,长一智。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智:1.有智慧;聪明:明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2.智慧;见识:足智多谋。智勇双全。吃一堑,长一智。3.姓。
“经一失,长一智”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实际例子吧。比如,小明第一次做饭时没控制火候,把菜烧焦了,但后来他学会了提前调小火、盯着锅。你看,这就是典型的“吃一堑,长一智”——用具体行动证明失败能变成经验。
有人可能会问:犯错不是丢脸的事吗?其实换个角度看,错误反而是最生动的教科书。我学车时曾因抢黄灯差点追尾,吓得手心冒汗,但从此养成了路口减速的习惯。这种亲身经历带来的改变,比听一百遍理论都管用。
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意承认错误?或许因为社会总把错误和“无能”挂钩。但仔细观察会发现,职场中升职快的人,往往都是那些能大方说“上次方案确实有问题,这次我们这样改进”的实干派。承认失误的勇气,本身就是智慧的体现。
试想:如果手机系统永不更新漏洞会怎样?现实中的成长就像系统迭代,每次bug修复都在提升稳定性。上周同事误删客户资料,紧急恢复后我们建立了双人复核机制。这种团队层面的“集体长智”,让整个工作流程更安全了。
生活中最怕的不是犯错,而是重复犯错。记得有次忘关烧水壶导致干烧,现在我会在手机设提醒铃声。这种条件反射式的改进,恰恰印证了“智慧从教训中发芽”的道理。下次遇到不顺时,不妨问问自己:这件事能给我种下什么新智慧的种子?
最近邻居王阿姨网购被骗押金,反而成了小区防诈宣传员。她的故事让我想到:智慧不一定非要自己撞南墙,善于观察他人的失误也能长见识。就像看别人踢到石头,我们自己走路时就会多留意脚下。
最后留个思考题:你最近遇到的“小失误”中,藏着哪颗等待破土的智慧种子?或许它正在提醒你调整方法、升级认知,或是换个角度看待问题。成长路上,每个坑洼都是未来的垫脚石——只要你愿意弯腰把它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