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ān tiān fù dì
成语解释:覆;翻过来。使天地换了位置。形容变化巨大;彻底。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5回:“那时,一屋子人,拉这个,扯那个,正闹得翻天覆地。”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含褒义,形容社会变化很大
繁体字形:飜天覆地
英文翻译:turn the world upside down
翻:1.上下或内外交换位置;歪倒;反转:推翻。翻身。车翻了。人仰马翻。2.为了寻找而移动上下物体的位置:翻箱倒柜。从箱子底下翻出来一条旧围巾。3.推翻原来的:翻供。这桩冤案终于翻过来了。4.爬过;越过:翻墙而过。翻山越岭。5.(数量)成倍地增加:翻番。翻了几倍。6.翻译:把德文翻成中文。7.翻脸:闹翻了。把他惹翻了。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覆:1.盖住:覆盖。被覆。天覆地载。2.底朝上翻过来;歪倒:颠覆。前车之覆,后车之鉴。3.同“复2”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翻天覆地”这个词,常被用来形容变化大到几乎颠覆原有状态。比如,二十年前我们还在用座机打电话,如今却能用手机视频通话——这种技术迭代算不算翻天覆地?答案显然是肯定的。通信方式的革命不仅改变了生活习惯,甚至重新定义了“距离”的概念。
有人可能会问:“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定是好事吗?”举个现实的例子:某传统工厂引入智能生产线后,产能翻了三倍,但部分工人面临转岗。这说明剧烈的变革往往伴随阵痛,但长远来看,自动化确实让整个行业焕发新生。这种矛盾的统一性,正是社会进步的真实写照。
说到个人生活,我有个朋友五年前还在租房度日,如今通过短视频创业买了房。这种命运转折算不算翻天覆地?有趣的是,他并非突然暴富,而是抓住了内容创作的窗口期。这让我想到:真正的“翻天覆地”,往往始于微小的选择,而非瞬间的奇迹。
再来看城市建设。十年前我家门口还是泥泞小路,现在已变成双向六车道的景观大道。但更值得关注的是看不见的变化:街边新增的盲道、路口延长的绿灯时间,这些细节改造虽不如高楼拔地而起震撼,却让城市变得更有温度。翻天覆地的改变,未必都需惊天动地。
最后想聊聊认知革新。当人们开始讨论人工智能是否具有创造力,当小学生能用编程解决数学题,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或许才是最深层的“翻天覆地”。就像百年前人类第一次飞向天空,如今我们正站在重新定义“智能”的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