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ān shān yuè lǐng
成语解释:越:过;岭: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翻过很多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行进途中辛苦。也比喻历尽千辛万苦。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他的腿脚好,只要肚子里填饱了瓤子,翻山越岭,跟年轻人一样。”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辛苦
繁体字形:飜山越嶺
英文翻译:tramp over mountains and through ravines
翻:1.上下或内外交换位置;歪倒;反转:推翻。翻身。车翻了。人仰马翻。2.为了寻找而移动上下物体的位置:翻箱倒柜。从箱子底下翻出来一条旧围巾。3.推翻原来的:翻供。这桩冤案终于翻过来了。4.爬过;越过:翻墙而过。翻山越岭。5.(数量)成倍地增加:翻番。翻了几倍。6.翻译:把德文翻成中文。7.翻脸:闹翻了。把他惹翻了。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越:1.跨过(阻碍);跳过:越墙。翻山越岭。2.不按照一般的次序;超出(范围):越级。越权。3.(声音、情感)昂扬:激越。声音清越。4.抢夺:杀人越货。5.“越来越…”表示程度随着时间发展:天气越来越热了。6.周朝国名,原来在今浙江东部,后来扩展到江苏、山东。7.指浙江东部。8.姓。
岭:1.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一道岭。崇山峻岭。翻山越岭。2.高大的山脉:南岭。秦岭。大兴安岭。3.专指大庾岭等五岭:岭南。4.姓。
“翻山越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长途跋涉或克服重重困难的过程。比如有人问:“为什么创业者总爱用‘翻山越岭’形容自己的经历?”答案很简单——创业就像一场没有地图的旅行,初期要突破资源限制,中期要应对市场波动,后期还要扛住竞争压力,每一步都像翻过一座高山。一位朋友曾说:“公司从三人小团队发展到百人规模,真是把能踩的坑都踩了一遍,但回头看,每一步都是必经之路。”
另一个例子来自日常生活。有人疑惑:“学习新技能和‘翻山越岭’有什么关系?”其实,学一门编程语言或乐器时,初期记不住代码、手指不听使唤的挫败感,就像面对陡峭的山坡;但咬牙坚持到能独立写程序、弹完整首曲子时,那种“登顶”的成就感会让人觉得一切都值得。我自己学摄影时,曾为了拍日出凌晨四点爬山,冻得手脚发麻,但看到成片的那一刻,瞬间理解了什么叫“越岭之后,风景自现”。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交通这么发达,这个成语过时了吗?”恰恰相反。现代人虽然不用真的徒步翻山,但职场晋升、家庭责任、健康管理等挑战,本质上仍是“无形的山岭”。就像同事小王为了平衡加班和带娃,每天精准规划时间表,笑称自己“在会议和幼儿园之间搞铁人三项”。这种乐观的比喻,反而让压力变成了值得骄傲的经历。
值得注意的是,“翻山越岭”不一定要孤军奋战。西北某村庄的支教老师告诉我,村里孩子每天走两小时山路上学,后来政府修了隧道通了校车,村民集体出力维护道路。这种众人接力“移山”的故事,比单打独斗更能体现成语的深层含义——难关面前,协作往往比硬扛更智慧。
最后想说的是,这个成语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自带希望。无论是创业者熬过资金链危机,还是学生攻克科研瓶颈,当人们用“翻山越岭”描述经历时,话语里总带着“我已走过”的笃定和“前方还有路”的期待。就像导航软件里那句“您已偏航,正在重新规划路线”,山岭之后,永远有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