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ǎo
  • xiāng
  • wǎng
  • lá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

成语解释: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彼此一直不发生联系

繁体字形:老死不相往來

英文翻译:Old and dead do not communicate

老死不相往来的意思

老: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老人。老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老厂。老朋友。老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7.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所房子太老了。8.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往:1.去:徒步前往。2.向;朝:往东。往何处去?3.过去的:往日。

来: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来往。来宾。来信。从县里来了几个干部。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来了。开春以后,农忙来了。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来。来一盘棋。来一场篮球比赛。你歇歇,让我来。何必来这一套?4.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来。这个歌我唱不来。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来念一遍。大家来想办法。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来了。他回家探亲来了。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来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来说服他呢?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来?9.未来的:来年。来日方长。10.姓。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来是新春。不愁吃来不愁穿。黑白桑葚来大樱桃。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来。各条战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来。一觉醒来。说来话长。看来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来你是早有准备的了。

成语评论

老死不相往来”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一道冷冰冰的墙,把人和人隔开。比如小区里的两位退休老人,一个爱跳广场舞,一个喜欢安静喝茶,虽然住同一栋楼,却连电梯里碰面都只是点点头,十几年没说过一句完整的话。这种场景是不是挺常见?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走到这一步?答案可能藏在“舒适区”里。就像网购盛行后,许多人连楼下超市都懒得去,宁可和快递员打交道也不愿和邻居闲聊。这种选择看似方便,却无意间切断了真实的情感联结。

不过换个角度看,“老死不相往来”未必全是坏事。比如有些亲戚因为价值观差异太大,保持距离反而能让彼此都轻松。就像过年时不再被追问工资和婚恋状况的表兄妹,虽然少了走动,但多了自在。关键是要区分“健康界限”和“消极逃避”的差别。

我在旅行时遇到过有意思的反例。云南古镇里有户人家和游客共享院子,主人每天摆出新鲜水果,来往过客自取品尝,这种“不来往中的来往”反而创造了独特的温暖。这让我想到:物理距离和心灵距离未必成正比,关键看我们是否愿意保持开放的姿态。

现代社会给我们出了道选择题:是躲在屏幕后当“数字隐士”,还是主动创造真实相遇?其实完全可以选择中间路线。就像公司里不熟悉的同事,不用刻意深交,但茶水间碰面时多聊两句天气,或许就能让职场氛围更活络。关系的温度,往往就藏在这些微小尝试里。

说到底,“老死不相往来”像面镜子,照出的是我们对人际关系的态度。与其纠结要不要往来,不如先问问自己:今天的我,是否愿意给偶然的相遇留一扇虚掩的门?

老死不相往来的造句

  1. 造句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民谚 
  2. 造句 分手了凭什么就不能是朋友?凭什么就要老死不相往来往事不要再提?我们也不是因为男出轨女劈腿分手的!无非死于异地恋而已。我为什么就要忘了破我身的第一头男人,我俩为什么不能在一起就不能称兄道弟?这是种境界你们懂个屁!
  3. 造句 时光越老,人心越淡,曾经说好要生死与共,到最后老死不相往来。不必视若无睹,也不必干戈相向,毕竟你曾给过我花好月圆的时光。
  4. 造句 时光越老人心越淡曾经说好了生死与共的人到最后老死不相往来。白落梅 
  5. 造句 起初,我很惊讶世上竟有人能和我一样,过着与他人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乙一 
  6. 造句 对于一个你曾经付出那么多的人,又何必恨他甚或老死不相往来呢?愚蠢的骄傲与自尊是为自己设下的邪恶牢笼,放过别人也许才是真正地放过了自己。路嘉怡 
  7. 造句 自此两人不欢而散,老死不相往来。
  8. 造句 老聃得道之前,各方各界,各行其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也!不过此次生死大劫、诸方各界不能幸免,可携手抗敌,不必再分敌我!
  9. 造句 曾经说好了生死与共的人,到最后老死不相往来。
  10. 造句 好歹骨肉至亲,难道还真要搞得老死不相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