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成语解释:风:放逸;走失;及:到达;碰头。指两地相隔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另种说法:兽类雌雄相诱叫“风”;马和牛不同类;不致相诱。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复句式;作宾语、定语、补语;用于事情
繁体字形:風馬牛不相及
英文翻译:The wind, the horse and the ox do not match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牛:1.哺乳动物。草食,反刍。家牛有黄牛、水牛和牦牛等。黄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岭间的驮运役畜。中国黄牛有秦川牛、南阳牛、鲁西黄牛、延边黄牛等;水牛有温州水牛、滨湖水牛等良种。云南产的一种野牛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比喻固执、倔强,也比喻威风、神气:牛脾气。牛哄哄。他的样子可真牛。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牛顿的简称。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及:1.达到:波及。普及。及格。目力所及。由表及里。将及十载。2.赶上:及时。及早。望尘莫及。3.比得上:论学习,我不及他。4.推及;顾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5.姓。6.用“及”连接的成分多在意义上有主次之分,主要的成分放在“及”的前面。
最近办公室有人抱怨"老板让我整理五年前的会议记录,和下周产品发布会有什么关系?简直风马牛不相相及"。这个场景让我突然意识到,这个两千多年前的成语在现代职场依然活灵活现。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动物作比喻?其实春秋时期齐国攻打楚国,楚王用"马牛发情追逐也不会越界"巧妙化解危机,这个典故既保留了幽默感,又暗含"事物存在天然界限"的智慧。就像现在有人说"研究恐龙灭绝原因对新冠疫苗研发有帮助吗?",表面看确实不相干,但说不定哪天古生物研究能为流行病学提供新视角。
上周在菜市场听到更有趣的用法。卖菜大妈边挑菜叶边说:"隔壁老王非要给我孙子介绍对象,对方是开挖掘机的,我家孩子是画漫画的,这不说风马牛不相及嘛"。话音未落周围人都笑了,这种鲜活的市井智慧,比教科书解释更让人印象深刻。
不过要注意,这个成语有时会被误用。比如有次听到学生抱怨:"数学公式和文言文翻译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其实这两者都需要逻辑思维。这时候成语反而成了逃避学习的借口。个人认为,判断是否"不相及"要看本质关联,不能只看表面差异。
在科技领域,这个成语正在焕发新生。有工程师打趣说:"用区块链技术养奶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追溯饲料来源时,分布式记账可比纸质记录靠谱多了"。这种跨界应用恰恰证明,某些看似无关的事物,可能在更高维度产生奇妙反应。
语言就像活水,成语的生命力在于使用场景的拓展。下次遇到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不妨先别急着用"风马牛不相及"下结论,或许这正是新发现的起点。毕竟,电报和诗歌在19世纪的人眼里,大概也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件事物。